近日,有网友爆料,一名北京学生家长为了孩子的科技节课题作业,把直升机开到了学校。记者从当事学生家长陈先生处了解到,把直升机开到学校并非个人行为,是应校方的邀请配合完成科技节活动,性质是完全公益的。而且活动前一天,就已经完成了航线和准飞的申请。(5月13日《北京青年报》)
开到学校里的直升机,激起了一连串的猜想与狐疑。随着此事被强势围观,照例又是一派全民大拷问的架势。学生的背景、家长的动机、学校的立场、同学的感想,凡此种种的一切,构成了公众关于这一事件的系统追问。尽管当事人言之凿凿,一再强调这是“公益科普”,可一些人还是固执地将之解读为“纯属炫富”。就如同此前许多次一样,但凡涉及孩子、涉及教育,人们的内心便变得无比敏感,而动辄恶意揣度、消极赋义,就是这种心态最直观的体现。
据悉,此次事件中的家长,职业就是从事直升机观光、培训的。开来的直升机并非私人座驾,本身也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之家。然而耐人寻味的是,网友们一开始并没抱以足够耐心,去等待这些关键信息的澄清,而是下意识就认为这是“炫富”是“嘚瑟”。事实上,针对那些带有冲击性的行为或事物,自动套用“炫富”的解释模型去评价,这已然成为很多人的思维惰性了。“家长把直升机开到学校”的桥段,完美契合了公众关于炫富的所有想象,被质疑理所当然。
当然客观说来,一场以“重力”为主题的科技节活动,驾驶一架真的直升机到场,确实显得太过隆重、太过煞有介事了。某些网友的抬杠,并非全无道理:若是要讲解火箭、航母知识,还要开个火箭、航母到校不成?我们并不清楚,学校具体是出于怎样的想法,决定邀请家长开飞机到学校?从本质上说,这一行为已经涉嫌校方对家长资源的过度调用,是极不得体、极没分寸感的。家长愿意配合是家长的事情,可学校提出这一“不情之请”本身就是欠妥的。
一直以来,学校对家长私人资源的不当征用,被包装在“配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堂皇说辞下,而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一些家长经营餐厅,经常被“请求”为班级活动免费提供场地;一些家长懂技术,而每每被“请求”为学校提供无偿服务;这次更夸张,有家长从事直升机观光、培训,竟然被要求开飞机来学校做科普……就算是为了孩子,面对学校提出的“请求”,家长们也往往都是无法拒绝的。一方索求无度,一方予取予求,久而久之难免会闹大玩砸。
“开直升机到学校”,的确不是炫富,因为这毕竟是为公益做科普。但它真的是在“拼爹”,拼的是家长们被学校“看上”的资本、为学校“做贡献”的能力。就此,家长们似乎也有了三六九等,也分出个有用、没用,也难怪会有大人气愤难平、有孩子心态失衡了。(然玉)
-
与其送孩子培训情商不如家长先负起责任
搞好家庭教育,情商培训可有可无,而如果搞不好家庭教育,再昂贵的情商培训,也无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2019-05-14 09:03:27
-
招生严禁考家长 对新的血统论说“不”
当民校热降温了,民办学校自然就没了“掐尖”的资本和需要。2019-04-09 09:16:03
-
家长在殡仪馆工作就孤立孩子,愧为教师
无论是个别老师对学生因家境差别化对待、看人下菜碟,还是有的老师对家长动辄胁迫、索求,都一再反映了家校关系的扭曲。2019-01-31 08:43:02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