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社会习俗不应“一刀切”
2019-01-11 09:03:46 来源: 南方日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1月9日,山西新绛县,一酒店员工爆料公司最近下发了文件规定:乔迁新居、孩子满月、老人过寿、购买新车等喜事不得宴请本单位同事,否则罚款2000元,还要退返全部礼金。

  要较真的话,这则规定有问题,而且问题不小。且不说企业有没有罚款权力,单是宴请本身,只要不影响了工作,就是完完全全的个人生活,有没有设宴、请哪些人、参不参加,都是个人的权利和自由。有的同事关系好,也不准参加,毫无疑问管得太宽了。

  但翻看新闻下的留言,居然有不少人是赞成的。有人说,“大家都在一起工作,办不办,请谁不请谁,会影响同事关系”;有人说,“公司同事太多,已经不堪重负,这规定早就该出台了”;也有人说,“有些喜宴不想去,但抹不开面子,现在总算有了借口”……

  复盘这类观点,许多人不是不知道规定没有道理,也清楚它已然侵犯了私域的个体权利,但依然“揣着明白装糊涂”,为什么?一种可能的原因是,个别地区、个别企业已然滋生了不好的社会风气,婚丧嫁娶大事不说,搬进新房、儿孙满月、买个新车等五花八门的理由都要宴请宾客,甚至形成攀比之风。许多人饱受“人情债”之苦,对此感同身受。

  况且,人际之间的正常往来,一旦衍化成人情负担、陈规陋俗,就有可能变成恶性循环,很难说刹车就刹车。现在一些地方提倡降低天价彩礼,结果也有人不乐意了——“之前已经出过彩礼,怎么也得收回来。”可见,“人情债”有复杂的经济、文化、社会成因,个人很难果决地表态不参与,这大概更加深了人们对“禁令”的渴望吧。

  但仍要清醒地看到,对社会习俗“一刀切”禁止不可行。传统礼俗背后代表的“人情味”,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润滑剂”。呼唤“人情味”,告别“人情债”,关键是在传统礼俗和陈规陋俗之间划出一条线,在社会上形成一个鲜明导向,什么是值得提倡的,什么是应当反对的。通过倡导党员干部带头,发动全社会组织参与,让人们自发地改变观念。

  “邀请本单位同事罚2000元”作为一条公司规定出现,毫无疑问是不得体、不合理的。但许多人也赞同它,这种耐人寻味的现象,背后所承载的集体诉求,值得进一步深究。(青的蜂)

+1
【纠错】 责任编辑: 徐可
相关新闻
  • 风清气正的“人情往来”更动人
    有了严密的制度,才有温暖的人情,只要坚持依法办事,做到“不逾矩”,假日里的欢声笑语就会显得更动人。
    2018-09-26 09:30:04
  • 激活“零彩礼”背后的乡风文明
    除了善于激发深蕴于乡土熟人社会中的道德力量,还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在创新中做好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
    2018-03-26 08:34:53
  • “奢靡之风”猖獗,源于工作作风不良
    理论上的贫乏必然导致思想上和行为上的失范,所以各级党员干部务必多学习党章,检查和弥补自身不足,并且加强学习,切实提高党性意识,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2018-11-14 16:46:08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2019海口国际新能源车展开幕
2019海口国际新能源车展开幕
生肖剪纸迎新春
生肖剪纸迎新春
雪落少林
雪落少林
梅花开 引鸟来
梅花开 引鸟来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764112397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