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父母为高中阶段的孩子付出了那么多的经济成本和心力,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情感支持,却是中美日韩四国当中最低的。
近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四国高中生比较研究课题组发布了《中美日韩四国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报告》,这份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了3228名中国高中生、1519名美国高中生、1705名日本高中生和2015名韩国高中生的调查数据,得出了颇为价值的一些比较结论。
根据报告中的数据,中国高中生从父母那里获得的情感支持在四国中最低,只有8分,而韩国、美国、日本高中生分别比中国高中生高11分、5分、2分。
这个结论既在意料之中,又稍感意外。虽然这次调查只涉及孩子,没有调查父母,但从经验直觉可以判断,中美日韩四国的父母,恐怕中国的父母为孩子操心和付出的精力高居首位。不仅如此,如果根据家庭收入支出的比例算,中国父母为孩子学业花费的经济成本也是最高,将其他三国的父母远远抛在后面。
中国的父母为高中阶段的孩子付出了那么多的经济成本和心力,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情感支持却是四国最低,得分只相当于韩国的42%,不足一半;美国的62%,不足三分之二。这就不得不令人感喟和思考,中国父母为孩子的付出真的值吗?
前几年,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心的徐凯文博士针对北京大学大一新生的一项心理普查显示,有超过30%的新生厌学,超过40%的新生觉得生活没有意义,严重的甚至生无所恋。
如果将徐凯文博士的调查数据与这次四国高中生调查的相关数据联系起来,不难看出二者之间的关系。中国父母给予高中生孩子的情感支持不足,使得中国的高中生即使有机会入读顶尖的高校,也有相当比例的孩子厌学或者感觉不到生活的意义。要知道,徐凯文博士所调查的对象,堪称中国最优秀的高中毕业生。北大新生尚且如此,其他高校恐怕更堪忧。
那么,中国父母要怎样才能更多地给予高中生孩子以情感支持呢?从这次发布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中国高中生在父母聆听孩子倾诉、父母理解孩子、父母给予孩子支持以及不时予孩子以表扬等方面都低于平均水平,而批评孩子却高居榜首。
换言之,中国父母除了呕心沥血给孩子提供生活和经济上不遗余力的支持,还需要在亲子互动中多花时间聆听孩子的倾诉;多站在孩子的立场和角度来发现、了解以至理解孩子;无论孩子取得怎样的成绩,也无论孩子遭遇到怎样的挫折和际遇,都从情感上予孩子以支持;同时多表扬、激励孩子,减少批评和斥责孩子。
其实,所谓给予情感支持,总结起来也没那么复杂,中国父母在为孩子付出方面是舍得的,那么减少一些功利的从众要求,多聆听孩子,发现自己孩子独特的禀赋特质,无论成败得失,荣辱进退,情感上站在孩子一边,给予孩子充分的支持就可以了。□唐映红(心理学学者)
-
拿什么化解春节孩子父母的“尬聊”?
如何才能有效化解这种“尬聊”呢?在我看来,其中的关键或许还在于:不同代际家庭成员之间,应尽可能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角度“求同存异,相向而行”,充分体谅对方的不同想法和思想观念.。2018-02-20 08:24:15
-
子女朋友圈屏蔽父母不能简单归咎于代沟
年轻人的事看不懂,不必事事都得整个明明白白。做父母的眼不见耳不听心不烦,各有各的生活方式,各有各的自由空间。2018-02-07 08:31:13
-
与父母决裂的北大学子,怎么实现代际和解
北大学子王猛万字长文以及背后反映的亲子冲突,很可能只是双方在存在心理疾患情况下的异常举措,不能以常情常理来揣度之。2018-01-31 08:42:20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