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燕
气顺则心齐,风正则劲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为肇始,全党上下纠正“四风”取得重大成效。但也应清醒看到,“四风”问题依然树倒根存,尤其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不可忽视。
比如,有些地区、有些部门的党员干部依然我行我素,身在其位不谋其职,拿作风建设当儿戏。或做“二传手”将决策推给上级,责任推给下级,推诿扯皮,人浮于事;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缺乏应有的担当;更有甚者,在涉及扶贫领域、交通领域等关乎国计民生的问题上,弄虚作假,欺骗隐瞒。
现实警示我们,纠正“四风”切不可有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锲而不舍抓下去、抓到底。
树立好作风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党员干部要做到心中有民,行动为民,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实实在在为民排忧解难。在实际工作中,有位亦应有为,不仅门好进,脸好看,还要事好办。纵观古今,唯有一心为民者,民恒念之,青史留名,流芳百世千载。
树立好作风必须从小事细节抓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作风建设无小事,既关系人心向背,又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员干部要增强忧患意识,每时每刻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警觉,从毫末之处着手,多积尺寸之功,防微杜渐常自省,才能未雨绸缪筑牢“四风”防火墙。
树立好作风必须密织监督网。除了党员干部洁身自好,加强作风自律外,还应建设常态化监督机制,畅通社会监督渠道,高悬法治利剑,念好作风建设“紧箍咒”,以人民的名义将权力关进监督的笼子,真正让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无处遁形。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时刻紧绷作风之弦,警惕“四风”反弹和变形,更要以身作则树立作风建设标杆,掌握好作风的“正确打开方式”,为全力推进“四个全面”,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正能量。
延伸阅读:
-
用好大数据 精准纠“四风”
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云治理为对付“四风”新变种提供了一种思路。2018-01-03 09:09:04
-
新华时评:防“四风”节后反弹须露头就打
春节期间,记者在基层采访时了解到,公车大多封存入库,饭店多为私人订餐,“四风”现象得到有效遏制。2017-02-03 16:44:31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