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一眼千年”,与文化长谈
2017-12-07 08:48:50 来源: 人民日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精心谋划打开历史、打开传统的独特方式,让沉默的国宝说话,给孤独的匠人点赞

  让明星担纲“国宝守护人”,以小剧场形式讲述文物的前世今生,有着向国宝鞠躬、向匠人礼敬的谦卑姿态,有着贯通古今、求索国魂的虔敬气场。近日,中央电视台播出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古今交响、凝魂聚气,引发社会关注。

  不久前的故宫“特展”,万人争睹宋代青绿山水长卷《千里江山图》。即便是幸运的观众,也往往需要排队5个小时,才能看上匆匆5分钟。而电视片《国家宝藏》将你看不到的故事细细还原,一下子让国宝“活”了起来、“近”了起来。浩荡图卷背后,隐藏着18岁画家王希孟的锦绣才华和生命迷踪,缥缈着“不会为君、什么都会”的宋徽宗对江山永固的一厢情愿,游移着媚上嫉贤、蠹食国运的佞臣蔡京才高品低的闪烁眼神……我们不但从山重水复的缝隙张望到先人背影,更目睹非物质文化遗产国画颜料制作唯一传人仇庆年荒野寻石、陋室研磨,探索朱砂、石青、石黄等目迷五色、“千年不腐”的秘诀,还可见证中央美院的冯海涛经年累月、耐住寂寞,一重重上色复制1/10的《千里江山图》……

  还有那面勒于战国、乱世流离而治世重光的乍原石鼓,重温司马光父子以生命研求石鼓文字、历史源流之“真”,还原“五代故宫人”的梁氏家族参与抗战文物南迁、与国宝生死相随,让人深信国之重器就是先人魂魄所依、皇皇汉字就是国人信仰所系;还有围绕清代“各种釉彩大瓶”,乾隆的海纳百川心胸与“问不倒”的“海归”故宫志愿者,勾连起几许神奇的默契。随着一件件国宝的故事徐徐展开,观众纷纷留言:“忍不住泪目”“向文化传承者致敬”“为自己是中国人自信、骄傲”。

  今日之中国,已经鲜有为果腹、为物质欲望而排起长队的场景;人们能以坚忍的毅力守候数小时,常常只为片刻精神享受。从中国馆蜿蜒的“世博长龙”到争睹国宝的“故宫跑”,观者的热情令人感动。衣食足而知礼仪,该怎么填平公众文化需求旺盛与精神产品供给相对贫乏形成的鸿沟?文化领域的耕耘,又该如何对得住绵延五千年的先人遗泽,配得上纵横九万里创造经济奇迹的大国气象?

  以现代的视角、用很“燃”的方式,致力于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成为不少人的努力方向。比如湖南卫视出品的大型公益文化纪录片《百心百匠》,邀请李亚鹏、李泉、孙楠等明星探访民间匠人,通过深度体验,实录传统文化发展现状,很好地揭示“匠心”传承的价值与意义。

  不久前,“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浓缩的世界史”让京沪观众惊艳。而这一策展源头是英国广播公司的一档节目。现在,中国媒体人也在精心谋划打开历史、打开传统的独特方式,让沉默的国宝说话,给孤独的匠人点赞。事实上,唯有通过更多这样的努力,才能“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国家宝藏》的国之重宝、《百心百匠》的民间遗珍,“一眼千年”,让人们与文化长谈,何尝不是我们这代人对文明的守候?

  我们的先人顽强如石,坚韧如丝,绚烂如画,优雅如瓷,中华文化的薪火相传,就从我们眼前渐次“活”起来一石、一丝、一画、一瓷开始吧——铺陈的是传奇,激荡的是国魂。(李泓冰)

+1
【纠错】 责任编辑: 年巍
相关新闻
  • 故宫扩大无形开放更重要
    故宫扩大开放面积具有文化意义,相对于有形开放,故宫的无形开放尤为重要。
    2017-11-30 09:00:37
  • “网红”故宫,没有“冷宫”
    文化蓬勃发展,传统生生不息,还需要拆掉更多的“门槛”,还需要更加开放的姿态,让更多的人走进来,让更多的文化走出去。
    2017-11-27 08:58:52
  • “故宫服务”不妨在全国景区推广
    景区服务质量不仅关乎景区形象,也关系一个地方的形象。所以,改进服务是各地景区管理者的共同使命。
    2017-10-18 08:44:49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金光穿洞”
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金光穿洞”
北京“东四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公众参与项目”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北京“东四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公众参与项目”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浚县古城展新姿
浚县古城展新姿
冬韵西湖
冬韵西湖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485112207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