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历史文化街区要保护好传统天际线
2019-02-20 11:01:07 来源: 新京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焦点1

        多项举措规范胡同停车

        《导则》提出,要合理组织胡同交通,原则上远期取消胡同停车,近期广泛征求周边居民及驻地单位意见,形成停车规划和管理方案。具备条件时,可划定机动车禁(限)行、禁(限)停区,采用设置路口、街边人行道桩等方式,限制胡同内机动车的通行与停放,营造慢行优先的交通环境。人行道桩的设置应符合《北京市人行道桩设计实施导则》的相关规定。

        具备条件时,可在历史文化街区边缘或相邻地段设置地面、地下机动车停车场(库),并通过完善停车收费和管理制度等方式,减少街区内机动车使用量。机动车停车场(库)的选址和规模应经过规划部门和交通部门的论证。地面立体机械式停车设施应满足街区传统风貌保护和建筑高度控制的要求。

        同时,具备机动车通车条件的胡同,可组织机动车单向行驶。各类交通设施不得影响行人通行,胡同内禁止设置交通护栏,鼓励通过地面划线、标识标牌引导行人。严禁私自安置地锁、地桩(或类似功能的物品)等占用街巷空间、私设机动车停车泊位的行为。

        焦点2

        建筑外立面以青灰色为主

        根据《导则》,历史文化街区内新建或改建建筑应控制在建筑控制线或现有临街(胡同)建筑基底线以内,且临街(胡同)一侧不宜退后,以保证历史形成的街道、胡同界线的连贯性。

        色彩方面,新建或改建建筑的外立面色彩应以青、灰色色系为主,不得大面积采用黑色、白色、金色、银色及红色、橙色、黄色、绿色、蓝色、紫色等过于鲜艳的色彩。

        《导则》还提出,历史文化街区空间有限,但也建议适度绿化,只不过要求绿化应符合街区的风貌特点,尽量采用“分散、多点、小规模”的方式,并种植北京地区常见的牡丹、月季、菊花、石榴、海棠等花木种类。

        焦点3

        历史建筑不得乱增地下室

        《导则》提出,老城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地下空间利用应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要求,实行严格管控;相关建设行为应符合《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管理办法》中有关地下文物埋藏区的要求,在不影响保护和安全的前提下,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后有序进行。

        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未经许可不得增设地下室。建筑设置地下室时,应合理设定地下建筑与地上建筑的面积比例关系。街区内严格控制地下建筑的大规模成片开发。

        ■ 案例

        史家胡同45号院保护与更新并举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相关负责人举例说,东城区史家胡同45号院在开展公共空间提升时,就是按照《导则》的思路去做的。

        为保护该院落原有的风貌,老物件尽量复原。比如,修缮院内破损严重的垂花门时,根据修缮前垂花门上残留漆片保存的色彩信息,严格按照传统工艺“黑红净”的彩画做法,用烟子油与红土烟子油进行彩画,复原了老北京四合院朴素、典雅的风格。在“保护”的同时,为了便于居民推车进出,设计师在街门、垂花门门道台阶等存在高低差的地方,巧妙地设置了可移动的木制坡道,从而避免因设置无障碍设施影响建筑风貌,做到了保护与更新和谐并举。

        另外,在地面整修中还恢复了部分院内绿地,居住环境大大提升。

        ■ 声音

        起草该《导则》并非要求整齐划一

        记者注意到,为了更适合公众和基层部门的理解和使用,《导则》对相关规定采用了大量图例的方式进行解释,并在推荐的图例方案上标示绿色“对勾”,对不恰当的图例方案上标示红色“错叉”,让人对“好坏对错”一目了然。

        该《导则》的主要起草者、北京工业大学老师惠晓曦解释,这些画“对勾”的图例展示的方案并不是强制性方案,而是指导性方案。因此,即使有了标准,也不是要求千篇一律,整齐划一,而是鼓励设计师在规范的基础上,能设计出更走心、更和谐、更具特色的高品质方案。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相关负责人也指出,通过《导则》的规范,最终是要让胡同生活精致起来,为当地居民留住“乡愁”,让人们感受到北京的古都魅力。

        新京报记者 邓琦

 

   上一页 1 2 3  

+1
【纠错】 责任编辑: 陶欢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探访转型期的“中国油画第一村”
探访转型期的“中国油画第一村”
工地上的元宵节
工地上的元宵节
雨水至 劳作忙
雨水至 劳作忙
火树银花迎元宵
火树银花迎元宵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4139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