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开颅手术进行中患者被唤醒对答
2018-11-30 10:11:29 来源: 新京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11月27日,天坛医院,患者小周接受脑肿瘤手术现场。天坛医院供图

  “Pleuel(德语,连杆)”“Zylinderkurbelgeh?use(德语,缸体)”“Kurbelwelle(德语,曲轴)”“Leopard(英语,豹子)”“Glasses(英语,眼镜)”“这张图片上是裤子”……11月27日上午,北京天坛医院手术室里传来一阵“南腔北调”。

  侧卧在手术台上的是29岁的德语翻译小周,由于患上脑肿瘤,他不得不接受手术治疗。而为了保住他赖以生存的翻译技能,医生们采取了“术中唤醒”的方式,标记大脑掌控不同语言的“激活区”,不但要切除大脑深部的肿瘤,还要让小周能够继续流利地使用德语、英语和汉语。

  患上混合性失语工作生活受影响

  “脑子里突然有个声音或者有件事来干扰你,就像看电视的时候突然有人说别的事,电视里的东西一下子就听不清了。”小周第一次发病的时候是在一次会议的翻译工作中,“上一句话还能翻出来,下一句就感觉完全没法听,也找不到正确的词汇。”

  此后,几次重要的翻译工作中小周都出现了类似的症状:“所有复杂点的词都想不起来,只知道自己在发出声音,但说的是什么、说得对不对完全不知道。”

  经过检查,医生在小周的脑袋里找到了一个肿瘤,正是这个肿瘤影响到了他的语言功能。对于靠娴熟的德语、英语“吃饭”的小周来说,这种症状严重影响了他的工作和生活。

  为小周主刀的是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江涛。“小周的首发症状是癫痫性的混合性失语,不仅是德语、英语,他所有的语言似乎都受到了影响。”江涛介绍。

  定制“术中唤醒”方案确定大脑功能区

  “近年来的科学研究,和我们曾经进行过的类似手术都发现,大脑中汉语和英语、法语等语言的‘激活区’是不一样的,考虑到小周未来的工作能力,要在切除肿瘤的同时,力争保住他使用汉语、德语和英语的能力。”江涛介绍,在唤醒手术中定位和保护三种语言的“激活区”,是不多见的,难度较大。

  为了确保手术效果,江涛团队为小周专门制定了“术中唤醒”的手术方案,并在术前进行多模态功能检测,确定大脑重要功能区。

  所谓“术中唤醒”,是对于一些病变位于重要功能区,手术可能损伤语言、运动、视觉功能区,造成不可逆的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在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切除肿瘤前通过麻醉技术将病人“唤醒”,通过刺激脑部功能区诱发语言功能或者运动功能的障碍并进行标记,从而实现切除肿瘤,并最大化保护患者脑功能的目的。同时,通过麻醉医生和手术团队的配合,唤醒过程中可消除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手术后不遗留心理创伤。

  ■ 现场

  手术中医生用德语发问

  11月27日9时,在麻醉医生的严密监测和精细准备下,小周进入全身麻醉状态,手术团队立即进行神经导航定位,手术开始。小周的大脑皮层暴露在医生面前,麻醉医生立即调整麻醉药物剂量,大约20分钟后,小周从全身麻醉的沉睡中醒来。

  “我说的话你能听到吗?现在感觉怎么样?”

  “你看着我手里的图片,告诉我图片上是什么。”

  “这张图片上是香蕉”……

  小周的声音稳定而清晰,先后用汉语、德语、英语描述着眼前的图片。为了“检验”小周的回答,手术团队专门请来了懂德语的医生,并设置了德语问答。

  与此同时,手术台的另一侧,医生们通过神经导航定位、神经电生理监测等办法,定位小周的大脑功能区。“刺激这个部位时,他无法进行语言表达。”根据小周的表现,医生们逐渐标记出语言、行动等功能区,并规划出躲避这些功能区的“路径”。

  “路径”确定后,麻醉医生加大麻醉药物剂量,小周再次沉沉睡去。经过几个小时的“战斗”,他大脑里的肿瘤被成功切除。(记者戴轩实习生徐美慧)

+1
【纠错】 责任编辑: 云赛侠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鄱阳湖:人欢鱼跃冬捕忙
鄱阳湖:人欢鱼跃冬捕忙
贵州从江现云海美景
贵州从江现云海美景
【图片故事】山寨里的“白衣天使”
【图片故事】山寨里的“白衣天使”
美丽南大洋冰山
美丽南大洋冰山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5453112378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