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北京话百科:“儿化音”有规律吗?
2018-01-14 10:18:12 来源: 新华网百科北京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提起北京话,好多人认为“儿化音”是北京话最显著的特点之一。那么北京话的“儿化音”到底有规律可循吗?事实上,“儿化音”并不是北京话独有的,北方许多地方的方言都有一定的儿化现象。成都话是西南官话的一种,也属于北方方言。所以成都话也带“儿化音”,只是儿化的位置和语音语调与北方大部分地区有所不同。北京话有多爱带“儿化音”,列两组数据你就知道了。贾彩珠编著出版的《北京话儿化词典》中,收录了近七千条儿化词语。有研究者曾经对120位出生在北京,且父母都是北京人的测试者说出的46万语料进行统计,发现他们说的话平均每38个字就会出现1个“儿化音”。

        图为游人在北京前门大栅栏参观游览。(资料图)这里的大栅栏得念作“大石烂儿”。新华社记者李欣摄

        除了使用频繁以外,北京话的“儿化音”与北方官话的“儿化音”的发音位置和方法也是有所不同的。语言学家王辅世曾经专门对北京“儿化音”的发音特点做过研究,发现北京话的儿化特别善于搅和,把不一样的发音搞成一样的。比如,在老北京人的口中,“啊儿”这个音是不存在的,与“安儿”相同。所以在北京人嘴里,“花儿”和“欢儿”、“一把儿”和“一板儿”、“没法儿”和“不耐烦儿”的“儿化音”都是一样的。

        而说普通话的人大多能很敏感地分清这两种发音的不同。

        初到北京的外地人最困惑的,就是北京人说话很多的“儿化音”几乎没有规律,同样是一个条字,在“面条儿”里带“儿化音”,而在“油条”中就不带。

        有研究认为,北京话的“儿化音”至少有5种来源,其中3种是音的讹变形成的,包括“里”(比如这儿、那儿)、“日”(比如今儿、明儿)、“了”(多儿去了、要儿我的命)。

        2015年一场中超比赛北京国安队的官方海报。(资料图)

        还有一种是表示小的意思,比如钢镚儿、花瓣儿等等。北京人说各种门时只有说到东便门、西便门和广渠门三个小门儿时带儿化,因为这几个城门是明朝嘉靖年间新修的偏门,地位和规模都比其他城门低。天安门、中南海,那就万万不能加“儿化音”。

 

       北京田径世锦赛马拉松运动员跑过北京前门城楼与箭楼。(资料图)

        最后一种是口语中说话语速过快形成的,比如不知道说快了就会变成“不儿道”,我告诉你变成“我告儿你”。

        当然,北京话中“儿化音”的来源是相当复杂的,肯定不止以上几种,更多的只是一种约定俗成。“儿化音”作为口语中的一种音变现象,会受很多情况的影响。

        比如情绪,北京话中的不少“儿化音”都是夹带着情绪的,有的北京人在兴奋的时候说话带“儿化音”就会特别多,而像“抽大烟儿的”就明显带有一种蔑视、瞧不起的感情。

        居住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的不同也会影响“儿化音”的使用,都是老北京人,东城的跟南城的说的会不一样,崇文和宣武也可能稍有不同,甚至同一个胡同的人在使用“儿化音”时都会有一些细小的差别。

        这么说来,北京人说的“儿化音”其实是不太有规律可循的,不过有一点共识是,在越正式的场合,“儿化音”出现的就会越少,而当一个北京人在你和你对话时使用的“儿化音”越多,那可能代表他跟你关系越密切。(完)

+1
【纠错】 责任编辑: 云赛侠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春意盎然
春意盎然
西安:十五到 元宵俏
西安:十五到 元宵俏
野外实战 磨砺“刀锋”
野外实战 磨砺“刀锋”
闹鱼灯 迎元宵
闹鱼灯 迎元宵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54531122250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