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1 03/ 18 08:29:00
来源:安徽日报

种源“卡脖子”究竟“卡”在哪

字体:

    从主体看——

    龙头企业实力弱,技术上受制于人,商业育种体系建设滞后

    育种,其难度不亚于工业芯片。

    3月14日,记者来到位于休宁县的安徽强英鸭业。这个公司前不久刚通过审定的“强英鸭”,填补了我省国家级审定肉鸭新品种的空白。“一只小小的鸭子,选育耗时10年,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太不容易了!”公司董事长凌志强感慨地说。

    育种投入往往以亿元为单位,花费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很正常。现代种业,越来越呈现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特征,谁来实施?资金和技术支撑靠谁?

    “在种业先进国家都是种业公司组织实施,形成了成熟的商业育种体系。而包括我省在内,国内长久以来以大学和科研机构为主。”在张从合看来,商业化育种有明确的市场化导向,更容易产生突破性新品种,要加快建设商业育种体系。

    但从现实情况看,我省多数种企尚难担此大任。

    记者在查阅省内多家种企资料后发现,它们大多脱胎于国有种子公司。“在2000年种业体制改革后,它们才转为商业性育种企业,历史不过短短20年,与国外动辄百年的巨头不能同日而语。”张从合告诉记者。有报告显示,我省80%以上的种子企业没有育种能力,或育种技术落后。

    加快商业育种体系建设,首当其冲要培育龙头,通过资源和政策倾斜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企业也要奋起直追,特别是摆脱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心态,潜心攻关重大技术。“鼓励种业企业建立海外研发机构、种业基地或并购全球先进的科技型种业企业、研发机构,联合建立育种研发中心和良种繁育基地,全面提升我国种业自主创新力及国际竞争力。”赵皖平建议。

    当前,我省多数种业企业还很难独立长期投入大量资金,开展重大科技攻关。而科研院所在基础性科学、重大理论和技术的研究上有优势,有长期积累。采访中记者发现,我省大部分企业的新育品种,背后都有省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身影,比如“强英鸭”的合作方就包括安徽农业大学。立足实际,走科企合作路子可以优势互补。现实中这种模式确实也行之有效,越来越多被采用。“更多支持企业参与国家和省重大科研项目,开展良种联合攻关,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农作物、畜禽新品种(系)。”张从合呼吁。(记者 史力 何珂)

   上一页 1 2  

【纠错】 【责任编辑:李东标 】
阅读下一篇: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12031127224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