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非遗之美】徽墨:千年墨香薪火相传
2019-07-29 10:56:29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徽墨小档案】

    徽墨是中国传统制墨技艺中的珍品。2006年,徽墨制作技艺被纳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徽墨,因产于古徽州府而得名。是指古徽州(今黄山)生产的,以松烟、桐油烟、漆烟和胶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特种颜料,主要供传统书法绘画使用。

    徽墨的种类,若从形制来分,可分为零锭墨和集锦墨两大类;若从质地来分,则可分为油烟墨、松烟墨、炭黑墨、再和墨、朱红墨、五彩墨、药用墨和银珠墨等。

    徽墨代表作有:“地球墨”“御园图墨”“金章八座墨”“苍云珍品墨”“廷珪遗法墨”“潇湘八景墨”“八宝奇珍墨”“十二生肖墨”和“罗汉墨”等。

    【徽墨制作特点】

    徽墨的生产工艺大致有点烟、和料、杵捣、制墨、晾墨、锉边、洗水、填金、刻模等11道工序,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刻模、和料和制墨。墨模上由能工巧匠雕刻出精美的书画,集绘画、书法、雕刻等艺术于一体,使徽墨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珍品。

    用传统技艺制作的徽墨精品具有多方面的优点,有的“其坚如玉,其纹如犀,写数十幅不耗一二分也”,有的“香彻肌骨,磨研至尽而香不衰”,有的“取松烟,择良胶,对以杵力……滓不留砚”,有的“坚如石,纹如犀,黑如漆,一螺值万钱”,有的“光可以鉴,锋可以截,比德于玉,缜密而栗。其雕镂之工,装饰之巧,无不备美”。

    徽墨制作技艺复杂,不同流派有自己特有的绝技且秘不外传,一派中针对不同的制墨原料,也会采用不同的生产工艺。如桐油、胡麻油、生漆均有独特的炼制、点烟、冷却、收集、贮藏方法,松烟窑的建造模式、烧火及松枝添加时间与数量、收烟及选胶、熬胶、配料和剂等也各有秘诀。如此制出的徽墨具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特点。

    【发展历程】

    南唐时期,徽墨创始人墨工奚超、奚廷珪父子为避藩镇之乱,从河北易水南下逃至歙州,见“山有黄山、白岳之奇,水有练溪、新安之妙”,松佳水秀,极宜制墨,于是定居黄山祥符寺,重操墨业,并被歙州用作贡品,深得南唐后主李煜的赏识,不但委任奚廷珪为墨务官,而且还赐国姓李,奚墨因此称作李墨,一时有“千金易得,李墨难求”之说。宋宣和三年(1121年),歙州更名为徽州,李墨便更名为徽墨,一直沿袭至今。

    徽墨生产历唐宋元明清而臻于鼎盛。在清代四大制墨名家中,绩溪县就有汪近圣和胡开文两位,清末民初著名的墨模木雕艺人胡国宾也是绩溪县上庄人。他们是清代与民国时期徽墨制作技艺传人的代表,其后代至今仍在当地传承徽墨制作技艺的精髓。

    历史上的徽墨名家有明、清时期各四大家之说。明代徽墨四大家为:邵格之、罗小华、程君房和方于鲁;清代徽墨四大家则为: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和胡开文。

    1915年,徽墨“地球墨”分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和南洋劝业会优等奖;1989年,徽墨获国家质量金奖;1994年,徽墨荣获第五届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国际博览会金奖;2000年至2004年,徽墨连续荣获中国文房四宝国之宝证书。而珍藏于安徽各地博物馆和徽墨厂的几百副清代墨模和几百锭历代古墨等,已经成为不可再生的历史文物,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美学价值和研究价值。

    当代以来,徽墨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恢复了茶墨、青墨、朱砂墨、五彩墨和古香古色的手卷墨的生产,并开发了新品种,是我国目前高档的工艺美术品之一。

    【非遗传承】

    制作徽墨需要体力,且工作相对枯燥,较难吸引年轻人。由于原料不足和工匠后继乏人,徽墨生产前景堪忧,相关的制作技艺也有失传的危险,急需抢救、保护。

    为推进徽墨产业可持续发展,绩溪县出台《文化强县三年行动计划》,专门推出文房四宝品鉴游精品线路,并建立胡开文纪念馆。当地文化部门还广泛邀请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专家到职业学校讲学,向更多的年轻人传授制作工艺。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人民日报、安徽日报)

+1
【纠错】 责任编辑: 李东标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合肥:戏水享清凉
合肥:戏水享清凉
高温下的劳动者
高温下的劳动者
上海:博物馆奇妙“夜”
上海:博物馆奇妙“夜”
大熊猫过生日
大熊猫过生日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12031124810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