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清明又访杏花村
2019-04-10 15:36:12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清明前夕,我再次来到池州的杏花村。天公作美,飘起绵绵的细雨,雨中的杏花村显得更加幽静。这雨,勾勒出了唐代大诗人杜牧《清明》诗中的意境,也把我的思绪带进了一千年多前的时光。

    我仿佛看到,杜牧先生冒着阴冷的细雨,沿着蜿蜒幽深的古道,循着牧童的短笛,孤独地行走着。他早已听说这一带的美酒醇香馥郁,见一个头戴斗笠、横坐在牛背上的牧童,便问“何处有酒家?”牧童放下短笛,回身指向杏花烂漫处。杜牧片刻凝视,催生了一首不朽诗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新华社记者张端 摄

    杏花村位于池州市贵池区西,原只不过是几间“沦为荒烟野草之中”的茅舍酒肆,后因杜牧的名诗而名扬天下。

    步入村内,眼前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大公园,有红色的桃花、白色的杏花、粉红的樱花、金黄色的油菜花,还有各种各样的树木;浮桥、大堤、长桥、垂柳、芦苇、茅草屋、牧童遥指杏花村的雕像,远处还有多幢徽派古典建筑。导游告诉我,近几年,池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杏花村的旅游开发,按照《杏花村志》中的记载,规划了35平方公里,投资10个亿元打造12个风景区,努力呈现“十里烟村一色红,村花村酒两共幽”的田园胜境。

    此时此景,我不由地想起以前来池州两次采访杏花村的情景。32年前的1987年4月,我第一次来到位于城外的杏花村,兴奋地采访了一篇《清明漫游杏花》的稿件。稿件写道:

    漫步于马路、山坡和农家院外,只见处处是飞绿流红的杏树,一朵朵含苞或盛开的杏花,在春风中笑迎宾客。村头,赶着下田的农民,肩扛锄头,穿行于杏林之中。置身其间,始觉古人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之奇妙传神。

    每逢春暖花开季节,村里野外、房前屋后,杏花怒放,国内外游客云集而至,信步杏林中,陶醉杏花间。县政府已着手恢复十里杏花村,今后还将把池州城变为杏花城。

    11年后的1998年4月,我再次来到杏花村,拦下一辆“面的”,要去杏花村踏青。司机显得有些为难,他只知道杏花村的大致方向,说不准具体地点。车至城郊结合部,司机告诉我,这里大概就是前人所说的杏花村。眼前的杏花村已与我心中的杏花村大相径庭,于是我采写了一篇《贵池难寻杏花》。稿件写到:

    从车窗望去,眼前已是楼房成片,店铺林立,杜牧《清明》中的美好乡村意境已以荡然无存。司机看记者有些失望,连忙相告,城里已建有杏花村宾馆、杏花村商业街和杏花村公园等,特别是离“杏花村”不远的酒厂,如今开发了不少以“杏花村”命名的系列名酒,效益还不错。

    在返回的路上,记者心里颇不是滋味。10多年前来这里采访时,当时市里就说政府已以规划,在“杏花村”一带种植杏树,准备几年以后形成一定的规模,以营造当年“杏花村”的氛围。然而,10年过去了,“杏花村”不但没有形成古色古香的名胜旅游区,连原有的风貌也难以寻觅。

    《安徽日报》在采用此稿时,加了《要珍惜旅游资源》的短评:

    在“人造”景点、假景点日益增多的今天,真景点不用,真可惜!看来“杏花村”所在地的政府没有抓住全省大力发展旅游经济的机遇,也许是抓了,但没抓好。我们希望当地将这种“遗憾”变为“动力”,经过上下各方的努力,将“杏花村”开发好、利用好,使其真正成为安徽的一个新的景点,并让它发出光彩。

    此后,我一直向往之,但又不敢轻易来,担心再次玷污杏花村在我心中的美好印象。前几年,池州市的朋友告诉我,如今的杏花村已今非昔比,希望我去看看。

    眼下,春雨霏霏,柳枝吐绿,游客寥寥无几,几个美女撑着花花绿绿的靓伞,自由自在地闲逛着。我们行走在清幽洁净的路道上,一步一景,处处流露出诗的意境。如今的杏花村已再现“一河秋浦水,十里杏花村,百家香酒肆,千载诗人地”的田园佳境。

    杏花河畔,沧桑旧筑。我们来到湖边的一栋古朴而典雅的徽派建筑,抬头一看,匾额上写着“牧之楼”三个大字。顾名思义,“牧之楼”即为纪念晚唐著名诗人、曾任池州刺史的杜牧而设的专馆。

    新华社记者张端 摄

    杜牧字牧之,今陕西长安县人。他在任池州刺史的两年时间里,做出了许多德政善绩,也为池州留下了几十篇珍贵的诗文和许多动人的传说。

    “牧之楼”楼正面鲜花如海,楼后河水澄碧。素朴优雅楼里,陈列着与杏花村有关的史料和杜牧的家谱,以及《杏花村志》《池州府志》《贵池县志》等,还有不少全国多家媒体证实“杜牧《清明》诗中的杏花村在池州”的报刊,这让我们可以追溯杜牧显赫的家史,领略其诗坛领袖的风采,也可管窥其风流倜傥的世俗生活轨迹。

    在线装本《杏花村志》展示柜前,我们了解到,自杜牧留下那首千古绝唱的《清明》诗后,杏花村名气大振,饮誉天下,文人墨客寻踪而至,吟诗作赋,赏花饮酒。据有关史料记载,共有300多位诗人在此留下1000多首诗词,真是“半亩山林半亩地,一曲牛歌一卷文”,因而杏花村被称为“天下第一诗村”。后又因清代文学家、杏花村人郎遂历经十一年艰辛编纂了《杏花村志》十二卷,详细记录了杏花村的历史、名胜、建筑、古迹、人物、诗文等,并描述了杏花村十二景,这是唯一入选我国古代最大一部文献《四库全书》的村志,因而使杏花村名垂青史,被誉为“中国历史第一文化名村”。

    在展厅存放着一个木箱,这是2016年池州市茅坦杜氏六修宗谱委员会向杏花村文化旅游区捐赠的一套《茅坦杜氏宗谱》,《宗谱》记录了杜氏家族发展历史和祖先的源流等。导游介绍,《宗谱》里记录了晚唐著名诗人杜荀鹤是杜牧的遗腹子的说法。池州的茅坦镇至今还保存较为完好的“杜氏宗祠”,这里居住的杜氏奉杜牧为始祖,每年都举行祭祀大典。最早认为杜荀鹤是杜牧遗腹子的,是南宋学者计有功编集的《唐诗纪事》:“荀鹤,牧之微子也。牧之会昌末自齐安移守秋浦,时年四十四。时妾有妊,出嫁长林乡正杜筠,而生荀鹤。”元人辛文房在《唐才子传》、清人郎遂在《杏花村志》以及清池州知府李暲在《建杜公祠记》里都有类似记载。关于杜荀鹤的身世,后来史家学者一直争论不休,我们不必较真。不过我夫人祖籍是茅坦杜氏,也许是基因的原因,我岳父60岁退休后开始写古诗词,“陶冶情操度晚年”。专家评论他“诗情丰富,随感而发,甚至一草一木,一石一鸟,都是他写诗的对象”;他的诗很有韵味,“平仄声和词牌要求非常高”。80岁时,岳父出了一本诗集《居闲吟草》。90岁时喜闻《茅坦杜氏宗谱》修成,激动万分,欣然吟诗一首:“六修家谱已圆功,请柬飞来去认宗。三载耕耘成硕果,清明祭祖一堂中。”前几年,岳父又出了一本诗集《居闲吟草》(续一)。我们鼓励他,到100岁时再出一本诗集。老人家现在仍不辍笔,目明神清,坚持创作。

    “杏花村”,全国各地有多个,其中山西汾阳说和安徽池州说较为知名。我知道,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这两个地方为“杏花村”的商标暗战了近十年,最终经国家工商总局裁定,将商标一分为二,“酒”在山西,“玩”在安徽。导游指着展柜里的《杏花村志》影印本,念到:“按杜牧之为池阳守,清明日出游,诗有“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句,盖从言风景之词,犹如杨柳芦荻洲耳,必指一村以实之,则活句反为滞相矣。”这为杏花村的出处提供了有力的佐证。清代名士曹文慧为郎遂《杏花村志》赋诗曰:“著出名书村愈名,依稀小杜是前生。斯人宁止一丘壑,还倩如椽纪太平。”可见这部村志对杏花村的贡献至关重要。裁定下达后,池州有关部门便抓住契机,也就是在我采写的第二篇稿件刊发后的1999年,开始复建了体现皖南民居和晚唐风格的杏花村牌坊、杏花村古井遗址和临街仿古建筑、黄公酒垆等设施。

    新华社记者张端 摄

    我们转入曲折的小径,花瓣在阵阵细雨中轻轻地飘落,如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洒满一地,正是应了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我们来到复建的窥园,这是一座典型的徽派建筑。据《杏花村志》记载,明代万历年间,歙州文人董模先生(字子修)为纪念祖上汉代大儒董仲舒,在杏花村所建的一处园子。《汉书·董仲舒》记载,董仲舒因为专心读书,三年里连偷看一眼窗外园子的时间都没有,并且每餐饭后,都要自问一遍:我今天窥园了吗?这便是成语“目不窥园”的由来。董模却说:我祖上以不窥园而著称,我恰恰相反,喜欢每天窥视园外秀丽的景色,坐享这些赏心乐事,所以我将园子命名为窥园。

    从这个园子向外看,景色宜人,门正面是一汪湖水,湖边婀娜多姿的柳枝在雨中轻舞,吐满新芽的长长柳枝垂拂水面,真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董仲舒的不窥园是专心致志的苦学,而董模的窥园则是观察思考的活学。闭门学习固然重要,但融于自然更能陶冶情操,愉悦精神,所以窥园成为杏花村里让人流连忘返的景点。

    雨,仍在密密匝匝、不紧不慢地在空中飘洒着,湖面被烟雨笼罩。我们沿着花草树木交错相映的曲径,来到了憩园。《杏花村志》记载,这是乡人的一个读书处,现在已为游人休息、饮茶、游玩的场所。

    我们在屋里坐下,沏上一杯刚上市的绿茶,门外雨水飘洒在杏树那胭脂般娇嫩的花瓣上,晶莹透明,像聚集着许多明亮的珍珠。透过雨帘,远处的湖面仿佛罩上了一层透明的薄纱,朦朦胧胧,犹如仙境。边品尝边欣赏门前的景色。导游笑着邀请道,如果你厌倦了城市的喧嚣,或遇到事物的劳烦,就来杏花村放飞心灵,感受一下“天下第一村”的魅力!

    雨还在下着,像绢丝一样又轻又细,听不到淅沥沥的响声。一阵微风吹来,雨水飞落在我的脸上,凉丝丝的,给人以清爽惬意之感。

    这场雨,下出了韵味,下出了诗意!

    杏花村,醉了古人,也醉了今人。(王正忠)

 

 

 

 

 

+1
【纠错】 责任编辑: 刘晓君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新疆库尔勒:梨城四月花正香
新疆库尔勒:梨城四月花正香
数百只苍鹭在山西平陆黄河湿地筑巢安家
数百只苍鹭在山西平陆黄河湿地筑巢安家
广西柳州:繁花绿叶春正浓
广西柳州:繁花绿叶春正浓
长城春雪美如画
长城春雪美如画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12041124349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