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城中村里的年轻人“折腾”记
2020-12-02 20:29:06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图集

  新华社长春12月2日电(记者徐子恒)“白天坐在办公室电脑前,晚上又下到车间里,一天不折腾自己就浑身难受。”五星村大米生产车间负责人姜艳艳说。

  五星村位于长春市宽城区城乡接合部,是典型的城中村,有5个自然屯,1.2万人口。

  1984年出生的姜艳艳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东南亚地区教汉语。在父母的思念与“碎碎念”下,她2012年返回老家五星村,开了一家幼儿园。与此同时,她发现,由于村里土地陆续被征收,村民们手中突然有了钱,也面临着“吃老本”的问题。

  如果没有一个让村集体增收、凝聚人心的好项目,那就有可能眼看着村民“坐吃山空”。五星村位于市区快速路边上,离火车站近,村干部当时商议,为何不搞一个物流园?

  村里有处废弃鱼塘是干物流园的最佳地点,一个冬天过后,村党委书记杜一宝带着村民们把7.2万平方米的鱼塘硬填成了平地。“2013年9月,物流园落成,当年就给村集体带来500万元收入,底气一下子就足了。”姜艳艳说。

  五星村没有“见好就收”又在距离本村300多公里的集安市清河镇建立了5000亩的水稻种植基地,村民虽然上楼了,但种地却不受地域限制,五星村的大米备受市场认可,销售到了全国16个省份。

  2018年,姜艳艳决定不再经营幼儿园,选择到村上工作,把全部精力放在发展村集体经济上。2019年,五星村打造大米加工项目,她除了负责党办工作外,还担任车间负责人,但“玩不溜”机器让她头大。

  五星村行政办公室主任黄文慧说,姜艳艳白天看图纸,晚上琢磨机械原理,今年元旦,她俩是在车间过的,后半夜太困,她们就一起唱歌对抗疲倦,但歌声还是没盖过机器声。

  自大米加工生产线建立后,销量已达1000余吨。“去年村集体收入分红,和老伴一起拿到5000多元,平时再干点零活,全家一年能收入3万元。”村民李淑艳说。从平房到楼房,从臭水泡到新园区,从单一产业到多元发展,这几年,五星村集体资产从不足70万元到突破5亿元大关,农民人均收入也从1万元提高到3万元,村集体每年民生支出大约200万元,不仅对全村“五保户”和贫困户进行兜底保障,还对考上大学的村民子女进行奖励。

  不少考出去的孩子毕业后也回来了。“90后”王迪新在五星村水果市场出纳部工作;“80后”王玉微在五星村党性教育基地当解说员讲解历史;1983年出生的王富裕是村里的微机员;“80后”信访专干李丹今年在村里转了正,正式成为一名党员……

  “年轻人多了,聊天时总有新点子出现,我们得再‘折腾折腾’,奔向新日子。”姜艳艳说。

【纠错】 责任编辑: 邱丽芳
加载更多
国际·一周看天下
国际·一周看天下
初冬时节景如画
初冬时节景如画
赏雪
赏雪
长春:“冻城”美景
长春:“冻城”美景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13261126814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