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雷包公”战洪记
2020-07-20 21:51:33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图集

  新华社合肥7月20日电 题:“雷包公”战洪记

  新华社记者陈尚营、马姝瑞

  18日下午3点多,安徽省桐城市雨势未减。

  穿一件不大合身的雨衣,脚上的胶鞋糊满了泥巴,雷龙中和同事们正在巡堤查险。手机响起,接完电话的雷龙中有些蔫,“上级命令我们抓紧准备撤离,又有大洪水来,圩可能保不住了。”

  雷龙中守的是孔城镇姜团圩。圩堤外是属于菜子湖水系的孔城河,接到撤退命令时,水位已经超保证水位60多厘米,圩堤靠沙袋和泥土筑成的子埂勉强支撑。

  从7月6日到18日,在雷龙中负责的3.5公里堤坝上,他指挥排除了十多次大大小小的险情。“说实话,心有不甘,我和同事们十几天都没能睡上囫囵觉,为了保圩,各方抢险救援力量垒了六万多条沙袋。”说起这些,雷龙中有些难过。

  留给雷龙中的,还有风吹日晒之后,他比以前黑得多的脸。14日夜里,同事在雷龙中指挥抢险时,用手机给他拍了一张照片,发在了朋友圈,自此,他多了一个绰号“雷包公”。“其实没那么黑,两天没洗脸,加上晚上灯光不好。”雷龙中说。

  和雷龙中聊天,嗓音嘶哑的他每隔半个小时,就要吃一片润喉片,“7月12号晚上第一次出现大的险情的时候就喊哑了,后面时好时坏,就靠润喉片撑着呢。”雷龙中说。

  姜团圩是一个万亩大圩,虽然圩内的群众早已转移,但里面还有房屋和10000多亩耕地,谁都不想“束手就擒”。

  12公里的姜团圩堤坝,分成了4段,雷龙中是孔城镇党委副书记,也是姜团圩东堤(南)指挥部的指挥长,他负责的这段堤坝是整个圩堤最薄弱的一段。

  指挥部设在堤坝上,最大的好处是方便巡堤抢险。但由于连日降雨,堤坝上全是稀泥,不要说车,人穿着胶鞋一脚下去,也会被泥“吸住”,拔出来要费不少力气,从外面运送物资进来全靠手提肩扛,十分辛苦。有同事开玩笑说,这很像当年红军过草地,“我觉得不能比,这才不到两里地的距离,差远了。”雷龙中说。

  因为吃住在大堤上,在他的手机里,爱人发的微信基本都是“老头子注意安全”“血压药可还有,我给你送点过去”“搞好工作,也要注意休息”……

  18日夜,上游两条河流的洪水汇合,形成洪峰流入孔城河。水位最高时超保证水位近1米。

  19日上午,回到镇里,雷龙中有了新的任务——担任服务保障组组长,防汛抗洪一线队员的吃饭、交通、物资保障等问题,都需要他来协调。“估计我这嗓子一时半会儿是好不了了。”雷龙中说。

【纠错】 责任编辑: 刘阳
加载更多
三门峡水库降至汛限水位以下
三门峡水库降至汛限水位以下
高校暖心毕业“寄”
高校暖心毕业“寄”
雨荷
雨荷
夏日林周风光美
夏日林周风光美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8691126263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