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三河村“牛事”
2020-03-27 16:03:05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长春3月27日电 题:三河村“牛事”

  新华社记者段续

  黑土地上,春意渐浓。进了三河村,一头头结实的肉牛正悠闲地吃草,蓝天、白云映衬下,阡陌纵横,风光宜人。

  三河村位于吉林省敦化市,前些年,是当地有名的穷村、上访村,但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牛村”——全村上下养着1400多头牛,发展“牛气冲天”。翻天覆地的变化背后,“牛村”的一位“牛书记”功不可没。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图文互动)(1)三河村“牛事” 

  吉林省敦化市三河村党支部书记谷凤杰前去察看肉牛养殖情况(3月25日摄)。 新华社记者 段续 摄

  “牛书记”不姓牛,叫谷凤杰,这位54岁的女性是三河村党支部书记,中等身材,说起话来干脆利索,办事风风火火,走路带着一阵风。

  二婶、二娘、婶子……走村访户时,村民们见了谷凤杰,没人叫她名字,“和大家像是一家人。”谷凤杰说。

  家家户户有牛圈,谁家牛下了崽儿,谁家牛卖了好价钱,谁家牛需要配种,谷凤杰心里“门儿清”。她的电话就是村民热线,七八岁的小孩都能背出电话号码。“有啥事找二婶儿,心里踏实。”38岁的村民张玉华说。

  别看现在“牛村”日子红火,前些年,这里并不富裕,耕地都是涝洼地,十年九不收,日子紧巴巴。

  谷凤杰铁定心要领着大家奔小康,自费去外地考察了一圈,她发现养牛是个挣钱的好门道,养殖技术易学,村民们打下的秸秆还可以当饲料。

  万事开头难。大家都知道“母牛下母牛,三年五个头”,可真要养起来,心里还是犯嘀咕:买母牛缺钱,卖小牛没门道,赔了咋办?“先找几个带头人,让大家看到效益,咱不用劝都会跟着走。”谷凤杰和村干部们达成共识。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图文互动)(2)三河村“牛事”

  吉林省敦化市三河村党支部书记谷凤杰在村民家了解养牛情况(3月25日摄)。 新华社记者 段续 摄

  一个小牛犊儿近万元,要想养牛,一家至少需要2万多元启动资金,得贷款。俗话说“家财万贯,带毛不算”,养殖业风险大,银行业务员心里也打鼓。

  “有风险我们一起扛。”谷凤杰和银行拍胸脯,帮农民担保。“说没顾虑是假的。”谷凤杰说,“但我信任村民,就像村民信任我一样,养牛这条道肯定没走错。”

  果不其然,养牛效益确实好。64岁的村民张连兴家里,8头母牛每年下崽,他和老伴儿一年能挣9万多元。“想吃啥就买啥,咱挣的钱够花。”张连兴笑着说,他的两个儿子住在隔壁,每家养了30多头牛,日子过得滋润。

  村口儿的张玉华家,前几天刚卖了几头600多斤的小牛犊,每头能卖一万四千多元。“小牛刚出生,就有人出5000元收购,我没干。”张玉华说,“养大一点再卖,赚得多。”

  这些年下来,谷凤杰帮担保贷款的农民,只有一户因为家人重病没还上,一万多元的欠债,谷凤杰帮着垫上。“我也不打算要了,乡里乡亲的,遇到难处帮一把。”她说。

  三河村的日子红红火火,村民们兜里的余钱越来越多。去年,政府支持村里盖起两座羊舍,能养400只羊。一户村民把羊舍承包下来,每年给村集体上缴3.5万元。

  村民富了,村集体的账上也充裕。村两委班子正谋划建一个养老院,村集体补贴,集中供养村里60岁以上老人,还设有食堂、浴池和文化礼堂,目前选址、设计等工作都已完成,今年就开工。“我们也要随势而动,不断满足群众的各项需求。”谷凤杰说。

+1
【纠错】 责任编辑: 周楚卿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重庆万灵古镇引客来
重庆万灵古镇引客来
陕西西安:桃花灼灼斗春芳
陕西西安:桃花灼灼斗春芳
武汉市部分公交车恢复开行
武汉市部分公交车恢复开行
武汉:动物医院里的临时“奶爸”
武汉:动物医院里的临时“奶爸”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24101125777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