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李文元“拔苗助长”记
2020-03-05 10:24:32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抓好春耕备耕 稳住农业生产·图文互动)李文元“拔苗助长”记

李文元演示过去使用的传统旋耕机(1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张子琪摄

  新华社西宁3月5日电 题:李文元“拔苗助长”记

  新华社记者王金金 史彧 张子琪

  今年柴达木盆地的枸杞春耕比往年晚了几天。虽然农资准备就绪,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剪枝工人需要结束隔离后才能开始干活。

  “晚几天剪枝对生产没啥影响,安全最重要。”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宗加镇路北村村民李文元说。望着去年刚栽种的330亩树苗,他盘算起来:“前年拔树苗、去年栽树,连续两年的亏损终于要结束了。”

  致富的枸杞树,为什么要拔呢?

  李文元的家位于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诺木洪地区,2000年以后,以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环境为契机,兼具生态与经济效应的枸杞开始被当地老百姓大规模种植。

  李文元是从2003年开始种植枸杞的。按行距1.8米、株距1.5米计算,330亩的地可以种植大约十几万棵枸杞树。柴达木盆地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加之土壤有机、富硒,这里的枸杞亩产最高能达到800斤,330亩枸杞树对李文元而言就是每年近百万元的纯收入。

  记得2008年,李文元收获了种枸杞的第一桶金,他和妻子专门跑到100多公里外的格尔木市区的银行,把钱取出来数了一遍又一遍,第二天又存了回去:“整整59万元啊!种麦子的庄稼人哪儿见过这么多钱!”

  2015年下半年,由于市场波动,枸杞价格下跌导致农户亏损,让当地干部和村民对枸杞“种植热”进行了一场“冷思考”。

  “按照以前种植的行距、株距,虽然栽得树苗比较多,但干活效率并不高。”李文元扳着指头算道,种植枸杞投入最大的就是人力成本,从剪枝到摘果,全部依靠人力,每年仅雇工花费就在27万元左右。

  如何在不影响品质和产量的前提下压缩人力成本?“附近有块承包地,因为干活靠农机,3个人就能管理270亩枸杞地,我和几十名工人起早贪黑干一天,还不如机械‘下地’一下午干得多。”李文元观察发现,只有实行机械化才能降低成本,可是1.8米的种植行距下,农机根本开不进地里。

  “他说改变行距就要拔苗,这可是我们十多年的心血,怎么能说拔就拔?”拔苗的想法一提出,李文元就遭到了妻子的反对。村主任谢德应说:“眼看市场价格在回暖,李文元却开始拔苗了,我们都觉得他疯了。”

  “那天我喝醉了,感觉心尖尖在流血。”2018年7月22日,在收获了当年的头茬枸杞果后,李文元雇来工人拔光了自家的枸杞树。2019年3月24日,三台满载树苗的装载机迎着春光开进了李文元家的枸杞地,按照2.2米的行距,这里重新种上了枸杞树。

  打药机、施肥机、除草机……辛苦摸索了一年的李文元觉得自己成功了:“新的行距下,虽然枸杞树少了,但是地里病虫害也少了,果子质量好了,更重要的是成本投入少了,原来花10元钱才能干完的活,现在花2元钱就能干好。”

  而“拔苗助长”的李文元,也让村里人刮目相看。谢德应说:“我们种地靠人力,李文元已经开始靠柴油了,他这位种植大户已经走在了大家的前面。”

  记者在海西州枸杞产区走访发现,几年前的产业波动虽然给种植户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但唤醒了村民们“品质第一”“科学种植”的意识。都兰县香日德镇乐盛村村民李海鹏说:“种地要靠良心,为了追求产量放弃质量的买卖绝对好不了。”

  与此同时,2019年11月1日开始实施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促进枸杞产业发展条例》规定,生产、加工枸杞及其产品过程中,禁止使用焦亚硫酸钠及其替代品,使得枸杞“质量第一”在地方立法中得以体现。

  沉静了一个冬天的枸杞地又将再次热闹起来,李文元说:“希望疫情赶快结束,等到枸杞成熟时,五湖四海的朋友都能来我家的枸杞地看一看、尝一尝。”

图集
+1
【纠错】 责任编辑: 王萌萌
李文元“拔苗助长”记-新华网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7271125665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