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特区前立法会主席曹其真在澳门接受采访(11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金海 摄
新华社澳门12月1日电 题:“用中文主持立法会会议,我感到荣耀”——访澳门特区首任立法会主席曹其真
新华社记者刘畅 王攀 胡瑶
在澳门一间普通写字楼的电梯里,78岁的曹其真身材娇小,站在角落,周围挤满了20多岁的年轻职员。这位澳门特区前立法会主席仍大声吆喝:“再来,再来,还能再挤一个!”
“年轻人带给我新鲜的东西,我喜欢他们。”曹其真说。这位曾担任三届特区立法会主席的传奇女性,也是直接参与内地改革开放的第一批港澳实业家之一,现在仍每天“打卡”上班,关注着有关澳门发展的一切。
“澳门回归前夕,黑社会横行,我的一位在警察局上班的朋友偷偷告诉我,他们掌握了黑社会的绑架名单,上面有我。但是那个时候,我已经决定从政,我没有怕过这些。”回忆起那些惊心动魄的岁月,曹其真平静得好像在说别人的故事。
1976年,曹其真在澳葡时期首届立法会选举中胜出,成为唯一一位直选女性立法会议员。从此,这位经常毫不留情尖锐批评澳葡当局的华人女议员,给市民留下了深刻印象。
1987年,中葡两国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中葡联合声明》,明确中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1988年1月15日,联合声明生效,澳门进入回归祖国前的过渡期。同年,曹其真受邀担任澳门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全心投入过渡时期工作。
“过渡时期,有人认为,土生葡人只能在葡国国籍与中国国籍中二择其一。”曹其真说。她认为这样不可,“如果要澳门的土生葡人作出抉择,会造成大批人士离开澳门,人才流失不利于社会繁荣稳定”。
最后,土生葡人可以选择中国国籍并保留葡国护照的建议被中央采用。时至今日,因为这个决定而留下来的许多土生葡人,仍在各个领域为特区做着自己的贡献。
“请讲中文的议员,跟我用普通话宣誓……”在1999年12月20日凌晨,曹其真带领第一届立法会议员面向国旗、区旗庄严宣誓,拥护并执行基本法、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竭诚为澳门特别行政区服务。宣誓就职后,议员们在凌晨举行首次会议,通过了《回归法》等一系列特区成立的必备法律。
“从这个黎明开始,我们澳门的立法会开始使用中文进行讨论。作为中国人,用中文主持立法会会议,我感到荣耀。”时隔多年,曹其真仍然能清晰地回忆起当时心潮澎湃的感觉。
回首那段为初生的特区建章立制的峥嵘岁月,曹其真总会露出喜悦的表情。“我人生最开心的10年,是在立法会度过的。”她说,因为在这10年中,在立法会同事们的努力下,在特区政府和澳门各界的支持下,她最想做的事都做成了。
2009年2月25日,《维护国家安全法》在特区立法会全体会议上高票通过,并于次日生效,标志着澳门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一国两制’下的澳门,是中国的澳门,我们有责任维护国家安全。”她说。
曹其真清楚地记得,为了让这部法律能够顺利通过,并同时在社会上起到更好的宣传效果,时任行政长官何厚铧多次来到面向全体澳门居民开放的公听会进行说明。“请行政长官去说明,就是为了体现这部法律的权威性和重要性。”她说。
在曹其真的办公室里摆放着一张照片:她与何厚铧在立法会会议上相视而笑,定格了两位重要政治人物之间的默契。这是澳门回归后,特区立法与行政机关携手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实现“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生动写照。
从1999年到2009年,在曹其真担任立法会主席的10年间,澳门立法会共制定和修改了141部法律,包括《劳动关系法》《科学技术纲要法》《个人资料保护法》《预防及遏制清洗黑钱犯罪》等,急特区发展所需,为日后澳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初步打下了法制基础。
2009年,担任了三届立法会主席的曹其真离任。离任次日,68岁的她开启了新的职业生涯——慈善。
曹其真在2006年成立了慈善团体“同济慈善会”。在过去的10年中,曹其真以慈善会为平台,致力在贫困地区开展幼儿教育、基础教育。慈善会还在澳门创建了“长青老年活动中心”,举办唱歌、剧曲、计算机、太极、养生等老年课程。
慈善会长期资助部分澳门大学生毕业后去葡萄牙学习葡语,并完成硕士学位。
“中央把澳门定位为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这个平台怎么搭?要去试一下才知道。”2013年,年过70岁的曹其真创办了一家名叫“至善”的企业,“身体力行”实践澳门的“平台”功能。公司开办5年多来,已经开展了面向葡语国家的翻译服务、会展服务、政府间合作服务、进出口贸易等板块的业务。
1968年,从法国留学回来的曹其真定居澳门,协助父亲曹光彪先生经营纺织业。1978年,曹光彪在邻近澳门的珠海兴建的香洲毛纺厂投产,是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被称为“改革开放外资第一厂”。毛纺厂草创时期,曹其真常常踩着泥泞来往于珠澳之间。
“当时我们的国家很穷,我心里记着这件事,国家强大,我们才能幸福。”如今,留在曹其真脑海里的,只是平淡的岁月往事和深刻的家国情怀。
今年是曹其真在澳门生活的第51年。“在这51年中,我从商20年,从政20年,从事慈善事业10年多,这是我人生最大的收获。我最大的愿望是澳门好,‘一国两制’好。”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