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科学接续保护 守住生态红线——探访“北回归沙漠带上的绿色明珠”
2019-10-10 19:43:40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新华社广州10月10日电 题:科学接续保护 守住生态红线——探访“北回归沙漠带上的绿色明珠”

  新华社记者 周颖

  1956年6月30日,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成为中国生态保护里程碑事件。

(图文互动)(1)科学接续保护 守住生态红线——探访“北回归沙漠带上的绿色明珠”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中国自然保护区的旗帜”石碑(10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周自扬 摄

  从历史文化名城肇庆市中心出发,驱车不到20公里,便来到鼎湖山脚下。走进这个占地1.7万亩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满目绿意,令人心旷神怡。峰顶云雾缭绕,山间湖水清澈见底,空气沁人心脾。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欧阳学军说,翻开世界植被图,会发现整条北回归线上的陆地,几乎是黄色,大部分被沙漠覆盖。然而,在中国华南地区,能见到大片绿色森林。这其中,以鼎湖山最为抢眼。

  “鼎湖山保存了大片400年以上的季风常绿阔叶林。这片原始森林是重要的生态体系。因此它又被誉为 ‘北回归沙漠带上的绿色明珠’。”欧阳学军说。

(图文互动)(2)科学接续保护 守住生态红线——探访“北回归沙漠带上的绿色明珠” 

鼎湖山庆云寺管护点的护林员进行日常巡视(10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周自扬 摄

  从1956年成立至今,科学家、护林员们一代接着一代扎根于此,用科学的保护方式接续奋斗,倾力守护。

  上世纪50年代,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第一任所长陈焕镛等一批植物学家在户外采集植物样本、搞科学调查时,发现了鼎湖山这块宝地,认为这里生物多样性丰富,应该保存自然植被,供科学研究之需。在陈焕镛等人推动下,1956年,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

(图文互动)(5)科学接续保护 守住生态红线——探访“北回归沙漠带上的绿色明珠”

1958年春,植物学家陈焕镛(左一)带队在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标本(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那时,以陈焕镛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意识到,为了新中国未来的发展,必须重视自然保护。他们是自然保护区的开拓者。”在鼎湖山工作了37年的植物学家黄忠良说。

  作为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在当时自然保护区发展模式不明朗、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的历史背景下,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做了多项开拓性探索。

  “比如探索实行分区管理,将保护区分为一般保护区和重点保护区。考虑到当时周围老百姓烧柴的需要,允许他们在一般保护区捡一些枯枝落叶。但在重点保护区,则一草一木都不能动。”黄忠良说。

(图文互动)(4)科学接续保护 守住生态红线——探访“北回归沙漠带上的绿色明珠”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世纪80年代的实验大楼(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1980年,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又成为我国首批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的自然保护区。在保护区管理中,注入生物圈理念。

  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实施后,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守住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三区界限的生态底线,以分区管理模式,守住保护与开发的“生命线”。

  多年来,鼎湖山严控旅游开发,19年来没有再开发建设新的旅游设施;严控外来车辆进入,进入景区改乘环保电瓶车;对生活污水集中处理……从而保证了鼎湖山一级空气、一级水质的环境质量。

(图文互动)(3)科学接续保护 守住生态红线——探访“北回归沙漠带上的绿色明珠”

鼎湖山山林中的实验楼(10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周自扬 摄

  近年来,鼎湖山的保护理念由过去的“看家护院”“严防死守”的保护,着重转向基于科研、监测、修复等方面的科学管理。其建设“森林样地”对动植物进行监测、科研的保护模式,在多地得到推广、复制。

  如今,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物种多样性得到保护。保护区内的植物种类约2400多种,野生高等植物达到2291种。在动物种类中,鸟类由过去的170多种增加到260种,兽类也达到41种。

  “几十年来,鼎湖山守住生态红线,生物多样性得以保护。少部分的旅游活动也能与自然保护区协调发展。起到了作为国家第一个自然保护区的探索作用。”黄忠良表示。

  来自生态环境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底,中国已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2750个,总面积达到147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域国土面积的15%。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一大批自然保护区,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集
+1
【纠错】 责任编辑: 王頔
科学接续保护 守住生态红线——探访“北回归沙漠带上的绿色明珠”-新华网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7681125088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