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首发空气质量改善报告,用数据说成效
2019-06-06 09:16:35 来源: 新京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一个地方环境治理整体做得好不好,口说无凭,而应以“大数据”形式定期向公众展示,给公众需要的、经得起检验的数据,接受社会评判和监督。

  6月5日世界环境日。据新京报报道,生态环境部对外发布《中国空气质量改善报告(2013-2018年)》,报告用“大数据”形式,对2013年以来的空气治理成果进行了总结。这是我国首个阐述2013年以来空气治理改善成效的报告。

  自2013年我国“向污染宣战”以来,PM2.5治理情况怎么样了?在以往,我们缺乏这方面的宏观数据。但如今,随着报告发布,这些一目了然。

  如从2013年到2018年,在全国GDP增长39%,能源消费量和民用汽车保有量分别增长11%和83%的情况下,多项大气污染物浓度反而实现了大幅下降,74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降42%,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下降68%。

  与此同时,报告对环境治理尚有不足处也坦诚以告。如报告披露,当前中国尚有6成以上城市PM2.5年均浓度,仍未达到每立方米35微克的空气质量标准要求,这与世界卫生组织每立方米10微克的准则值仍有较大差 距。

  毋庸置疑,这份环境治理报告满足了公众对大气治理方面的知情权——通过“数字说话”的方式,把5年以来中国空气质量治理的全景呈现给公众,给了公众透明而直观的感受。非但如此,报告没有变成单纯的政绩宣示和自我表扬,而是不护短、不遮丑,直面问题。

  而由生态环境部发布的这样一份报告,对地方环保部门如何向公众呈现环保治理成效,也颇具借鉴意义。

  如今,环境治理在地方施政板块中所占分量越来越重,“铁腕治污”之下,生态环境也有了整体性跃升。但也应看到,有些地方对治理成果及存在的不足往往语焉不详;即使有的地方向公众展示治理成果,但由于采取的方式不科学、不客观,非但没有成功向民众传递“环境生态正越来越好”的信号,反而引发一片争议。

  比如,几年以前,某省环保部门曾对外表示,由于59条重点污染河流全部达到鱼类生长标准,由此宣布该省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实现历史性重要转折。但此举遭到普遍质疑,把“河里有鱼”当成水质改善的历史拐点未免武断,更没有任何科学性可言。真要证明水质改善,就该拿出数据,把每条河流近几年的监测数据,详细对社会公开,以支持环保部门的结论。

  在部分地方,近年来还流行“官员下河游泳”向公众证明河流水质改善的现象,这更容易引发争议。要让民众信服“治污成功”,最好的方式还是公开真实监测数据,而非“官员游泳”——毕竟,有些地方在官员下河游泳前提前做了大量“工作”,包括排污口不让直排、清除河道淤泥、从远处引入干净水源冲刷河道等。

  环境治理,最起码的要求就是信息充分公开透明。一个地方环境治理整体做得好不好,口说无凭,而应以“大数据”形式定期向公众展示,给公众需要的、经得起检验的数据,接受社会评判和监督。

  在这方面,生态环境部公布的“大数据”环境治理报告,是立了个“范本”,也是打了个“样”。■ 社论

+1
【纠错】 责任编辑: 马若虎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脚踏实地迎高考
脚踏实地迎高考
“中国最美小鸟”现身大别山
“中国最美小鸟”现身大别山
芦爱玲:匠心传艺的“香包奶奶”
芦爱玲:匠心传艺的“香包奶奶”
生态中国·灵秀姑苏醉江南
生态中国·灵秀姑苏醉江南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4851124589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