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科普:中国“科学”号为何“钟情”西太海山
2019-05-21 13:12:42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5月18日,靠泊在青岛母港的“科学”号准备解缆起航(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新华社“科学”号5月21日电(记者张旭东)中国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正在驶往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准备调查一座人类从未探索过的神秘海山。这将是“科学”号近5年来调查的第5座西太平洋海山。“科学”号为何如此“钟情”西太海山?

  “科学”号正在执行的是中国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西太平洋典型海山生态系统科学调查”航次任务,于5月18日从青岛起航,计划6月23日返回厦门。

  5月18日,航次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徐奎栋(中)在接受采访。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航次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徐奎栋介绍,海山又称海底山,是指从海底计高度超过1000米,但仍未突出海平面的隆起。海山如同陆地上的山脊,典型的海山由死火山形成,且以硬底为主,有些海山形成以有孔虫砂或珊瑚砂为主的软底沉积。

  据介绍,海山不仅是富钴铁锰结壳等矿产资源的重要分布区,还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这是因为洋流遇到海山会向上走,形成上升流,将海底的营养盐带到海山上方,促进浮游植物生长,进而带动浮游动物等不同营养级生物增加。同时,上升流会改变海山上方流场,在有些海山形成环形的“泰勒柱”,将生物控制在海山周边。

  因此,海山藏有大量有商业价值的鱼类及无脊椎动物,中高纬度的海山通常是大洋渔场所在地,也是鲸、鲨鱼等大洋迁徙动物的“加油站”。此外,海山有适宜海绵、柳珊瑚、黑珊瑚等生存的底质和环境,这些生物又可为其他生物提供附着基,形成壮观的海绵场、珊瑚林,因此也被称为“海底花园”。海山保存了许多古老的生物,这些生物生长慢,生命周期长,一些珊瑚等生物已经长了几百甚至数千年。

5月19日,科考队员在甲板集合准备登上救生艇。新华社记者 张旭东 摄

  徐奎栋介绍,全球有逾3万座海山,但有生物取样的海山仅300多座,取样调查较全面的海山仅50多座。西太平洋是全球海山系统分布最为集中的海域,人类对此处海山的认识却非常有限。

  另外,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是板块俯冲地带,海底地质运动非常活跃,海山火山岩的物质组成及成因等是海洋地质科学家感兴趣的问题;西太平洋的暖池和北赤道流等对中国气候有重要影响,是物理海洋科学家关注的重点区域;这里有全球海洋生物多样性最高的珊瑚礁大三角区,是开展海洋生物起源与进化研究的热点区域。因此,海洋科学家可以在此开展海山的水文物理、化学及生源要素、地形地貌和底质环境及生物生态等多学科协同探测与研究。

  这是“科学”号上搭载的“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5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徐奎栋带领的科研团队先前已对西太平洋的4座海山进行了调查,其中邻近雅浦海沟和马里亚纳海沟的3座海山距离非常近,但共有的生物物种比例非常低。

  “此次去调查的海山与这3座海山在地理位置上形成一个菱形,我们将利用‘发现’号无人遥控潜水器对这座海山进行精细调查和取样,探究这一区域海山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参数的共性、特性和驱动因子,以及海山生物在水平和垂直分布上的规律等。”徐奎栋说。

  “科学”号起航探秘马里亚纳海沟神秘海山

+1
【纠错】 责任编辑: 薛涛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相约红门,爱在消防
相约红门,爱在消防
拉萨“花房”——罗布林卡
拉萨“花房”——罗布林卡
“小满小满 麦粒渐满”
“小满小满 麦粒渐满”
生态中国·天辽地宁红滩舞
生态中国·天辽地宁红滩舞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765112452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