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小小芦笋“茁生”特色产业脱贫致富路
2019-04-22 16:08:11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成都4月22日电(记者 刘坤)“春风荻渚暗潮平,紫绿尖新嫩茁生。”这是宋代诗人武衍《芦笋》中的诗句。

  近日,几场春雨过后,四川巴中市恩阳区双胜镇天良村的芦笋进入盛产期,村里“最肯干”的崔桂兰与其他村民一起,开始在园区内忙碌起来。

  73岁的崔桂兰是一名贫困户,拿崔桂兰自己的话讲,“我家老头子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骨质增生,儿子十年前患脑梗塞,一度成为植物人,家中两个男人都没有劳动力,这些年来全靠我撑起这个家。”

  多年来,崔桂兰靠着到处捡垃圾、收废品、打临工、割猪草挣钱养家,还要担负家人每月一千多块的药费,生活十分艰难。

  2013年,恩阳区把发展芦笋作为全区的主导产业、脱贫攻坚的骨干产业。这为崔桂兰带来了就近务工的机会,让她尝到了增收的甜头。

  当地干部尽可能多的为崔桂兰提供产业园内适合她的务工机会,如除草、施肥、收芦笋等,按规定支付她一天60元的务工费。

  说起这几年的变化,崔桂兰告诉记者,2017年她家告别土坯房,搬进了100平方米的二层小楼;2018年更是让崔桂兰十分得意的一年,她说:“别看我岁数大,但我有一股子干劲,去年仅芦笋园区劳务收入我就拿了一万六千多元!”

  双胜镇党委书记向荣介绍,发展芦笋产业,老百姓不仅可以就近务工,还能获得土地入股分红。除此之外,老百姓还有每年每亩500元的土地租金收入。

  “发展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我们就是要通过发展芦笋产业,解决更多老百姓就业增收问题。”向荣说。

  天良村村主任杨乐雄介绍,芦笋产业发展之初,为打消老百姓的顾虑,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都是由党员干部带头种,每人种植5-20亩。后来回引返乡创业人员、大学生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种植大户。

  截至目前,恩阳区全区累计发展芦笋3万亩,建成核心示范片1万亩、示范园80个,建立试验示范基地4处、高产示范基地7处,形成4条环线产业带和2个万亩芦笋示范园,培育各类新型经营主体400余家。

  产业兴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据恩阳区芦笋办统计,全区共有1.5万余户贫困户在芦笋产业发展中受益,户均年收入增长5000多元。

+1
【纠错】 责任编辑: 王佳宁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玉龙雪山风光无限
玉龙雪山风光无限
世界园林巡礼——比利时拜加登城堡
世界园林巡礼——比利时拜加登城堡
故宫“藏宝图”| 通往故宫最美的春天
故宫“藏宝图”| 通往故宫最美的春天
阿富汗国宝在清华大学展出 继续在华保护性巡展之旅
阿富汗国宝在清华大学展出 继续在华保护性巡展之旅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99211124399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