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咱们坚守,让更多人早点团圆!”——除夕夜北京公交1路末班车见闻
2019-02-05 18:14:13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北京2月5日电 题:“咱们坚守,让更多人早点团圆!”——除夕夜北京公交1路末班车见闻

  新华社记者骆国骏、李德欣、侠克

  “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对所有的中国人来说,除夕夜的团圆和守岁是对一年辛苦忙碌最好的馈赠。但每年除夕夜,在北京的街头,总有一群人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为的是送更多的人尽早到家,吃上那顿念念已久的年夜饭。

  2月4日,除夕夜晚9点15分,偌大的北京城虽没有了往日的喧嚣,但处处张灯结彩,年味十足。老山公交场站内,休息了片刻的刘勤录和杨俊芝,来不及看完“春晚”的一个节目,就又回到了1路公交车上,为下一趟出车做准备。

  刘勤录是北京公交公司1路车的一名司机,今年的除夕夜,他要和乘务员杨俊芝搭档上“跨年班”。

  “胎压、电量、制动、转向,灯光,每项检查一定要到位。”发车前,正在车队进行节日慰问检查的北京公交集团总经理朱凯一边叮嘱,一边与刘勤录一起仔细检查着车辆的每一个细节。

  一切就绪,晚9点35分,刘勤录驾驶着长18米的“中国红”纯电动公交车缓缓驶出老山公交场站,开始了发往四惠公交场站、执行又一次末班车任务的行程。

  除夕夜的北京寒意犹浓,每到一站,刘勤录都要比平时多停一小会儿,并透过前车窗和后视镜,仔细观察是否有赶车的乘客。“错过末班车,乘客就得想别的法子回家,在外面冻很久。”刘勤录说,除夕夜路上车少,车速总体比平时快些,不会耽误车上乘客回家。

  “前方到站是西单路口东。”进入中心城区,上车的乘客渐渐多起来。杨俊芝一边提醒乘客注意乘车安全,一边忙着帮助上了年纪的乘客上下车。“我和婆婆一起生活,感情特别好,每年除夕夜我不在家,她都要等我下了班一起吃年夜饭。”杨俊芝说,看到上了年纪的乘客,就会想起婆婆,和她们说上两句话,也能缓解自己的思念之情。

  年味浓,情更暖。一路上,刘勤录和杨俊芝对每一位上车的乘客都亲切地道一声“新年好”。下车时,杨俊芝也总是不忘加上一句“祝您一路顺风,早点儿回家”。乘客们的一声“过年好”“您辛苦了”让他们的心里倍感温暖。“咱们坚守岗位,不就是让更多乘客早点回家团圆嘛,有这一句话,就感觉值了。”刘勤录说。

  夜幕中的长安街火树银花、流光溢彩。国家大剧院、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城楼、国贸三期……一座座地标建筑披上节日灯光盛装,展现出一派祥和景象。

  “从五棵松到西单,从天安门到CBD,一路上都是北京的老地标、新地标。”作为土生土长的“老北京”,对于长安街再熟悉不过的刘勤录深有感慨,“长安街是北京的一个符号,我在1路车上见证着北京的发展,听到外地乘客的赞叹,心里特别自豪。”

  刘勤录说,从去年开始,除夕夜乘坐末班车的人变多了。现在人们更喜欢吃完年夜饭,走上长安街看看沿途的灯光和花坛景观,这可能是北京老百姓“绿色过年”的一种转变。“随着车辆的不断升级,现在‘中国红大1路’上不仅有空调,也能看到‘春晚’,除夕夜坐车,观景、看电视两不误。”

  晚上10点30分,在东单附近一家酒店工作的韩娜刚刚下班。因为工作原因,多年来,韩娜成了1路末班车的常客,今年的除夕夜亦是如此。“同样是在服务行业,我特别能理解除夕夜的坚守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韩娜说,1路车代表着回家团圆,想起1路车她的心里总会一阵温暖。

  “这是我连续第6个‘跨年班’。”说到团圆,刘勤录有些愧疚。6年来,妻子和孩子都是在大舅子家过除夕,等刘勤录下班后,无论多晚一家人都会等着他一起吃团圆饭。

  杨俊芝的婆婆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但每到除夕的时候都会嘱咐杨俊芝“路上小心,早点儿回来,给你留饭”。

  正月初一零时05分,伴随着五环外的声声爆竹声,车辆回到终点站。刘勤录将车稳稳地停在充电桩旁的车位上,并对着行车电脑检查车辆状况。杨俊芝拿起拖布,认真擦拭车厢地板的每个角落:“虽然想快点回家,但最后这点工作必须做好,方便早上同事接班。”

  这个除夕夜,北京公交集团1494趟末班车流动在北京街头,数万名“北京公交人”共同坚守,为了更多的人回家团圆。

  正月初一1点多,1路末班车内的灯光终于熄灭。此时,刘勤录的妻子煮上了饺子等待丈夫归来,杨俊芝的母亲也还未眠……因为在他们看来,“人齐了,饭吃了,年才算过了”。

+1
【纠错】 责任编辑: 张樵苏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小山村的千人团圆宴
小山村的千人团圆宴
花香迎春来
花香迎春来
办年货 迎新春
办年货 迎新春
一周看天下
一周看天下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5701124087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