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开展长城资源调查 加大境内遗址保护力度

积极开展长城资源调查 加大境内遗址保护力度

新华网首页 时政 国际 财经 高层 理论 论坛 思客 信息化 房产 军事 港澳 台湾 图片 视频 娱乐 时尚 体育 汽车 科技 食品

长城的防御功能肯定要比军阵的防御功能强,但是长城有个缺点,就是修筑长城防御对国家的财力、物力消耗特别大,修筑长城本身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长城防御要重兵防守,也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如果国家本身弱,就很难支撑起绵延的防线。

精彩观点
1
张文平

请您介绍一下长城在内蒙古的概况。

请您介绍一下长城在内蒙古的概况。

我的单位是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近十年我一直在做长城的调查和长城建设工作。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所里的老一辈考古学家,陆陆续续做一些调查工作,那时没有系统地做。系统工作是通过2007年以来国家的长城资料调查工作才开展的。我们把内蒙古的长城从东向西,东起呼伦贝尔,西到阿拉善,通过实地调查的方式,150多名长城调查队员走了一遍,才基本搜集全内蒙古的长城数据。根据数据,有12个盟市、77个旗县区都有长城分布。总的里程数大概是7757公里,单体建筑10000多座,全国有15个省市自治区有长城分布,内蒙古占到了全国长城总量的三分之一。

中国从春秋战国开始修长城,春秋战国列国争霸,国家和国家之间为了相互防御,修筑了长城这种军事防御工程。内蒙古地区在战国时候,主要有燕、赵、秦三个诸侯国,以北方牧民族为界,燕、赵、秦三国在和游牧民族的对抗和冲突之间,修筑了长城军事防御工程,所以内蒙古地区主要是燕长城、赵长城和秦长城。

1
张文平

战国以来,中原王朝北方地区的军事防御,有哪些形态?

战国以来,中原王朝北方地区的军事防御,有哪些形态?

内蒙古的长城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内蒙古有十多个时代修筑过长城。大家好像产生了一种印象,内蒙古地区作为中国历史上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民族政权冲突与交往的中心地带,是不是各个时代都在修筑长城这种军事防御工程,防御北方游牧民族?我们在长城资源调查过程中,对没有修筑长城的这些王朝的军事防御工程也做了调查工作。我们现在初步有一个结论:一些朝代在修筑长城;一些朝代没有修筑长城,怎么防御?就是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以后,把忠于王朝的官号赐予北方游牧民族首领,然后让这些北方游牧民族作为边防的屏障。

1
张文平

请您详细介绍一下内蒙古修筑长城大概是在什么时期,以怎样的状态分布?

请您详细介绍一下内蒙古修筑长城大概是在什么时期,以怎样的状态分布?

从最早的长城来说,就是战国时代,燕国、赵国、秦国修筑了长城,这三个时期的长城在中国历史上也算修筑比较早的。虽然当时修筑了长城这种军事防御体系,但是它的防御形势不是很完善,防御设施很简陋。通过我们长城资源调查,发现它线路往往修筑得很短,沿线防御设施也不太完善。但是到了汉代,汉武帝派卫青攻打匈奴之后,沿着阴山山外,从东到西修筑万里长城,这个时候长城的形态已经很完备了,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长城形态。

汉王朝的长城形态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的防御设施完备的长城。当然存在一个问题,即以前我们的历史和考古在研究长城时,往往把秦始皇长城当做万里长城来看待,实际通过具体调查,秦始皇时期的长城发现得很少。秦始皇从公元前214年开始修筑长城,直到公元前209年。随着陈胜吴广起义,他修筑长城的工匠都跑了,他的长城军事工程也停下来了,所以秦始皇修筑长城的时间是很短的,他保留下的东西肯定很少。其次,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秦始皇长城也不可能在长城沿线建立起这种完善的军事防御体系。但是为什么现在考古和历史学界,往往把留在阴山山脉大量的汉长城当做秦长城来看待呢?这个就和司马迁《史记》里的记载有关。

司马迁《史记》记录秦始皇修长城,描写得很详细,但是司马迁为什么这么写?因为司马迁是汉武帝时代的人,实际上大量修长城是在汉武帝这个时代。司马迁当时对汉武帝修长城、打匈奴这种穷兵黩武的做法很反感,后来汉武帝给他施加了宫刑,把他关进监狱。司马迁就把汉武帝干的很多他不认可的事,都放在了记述秦始皇的内容中。除了修长城、打匈奴,历史学家还总结了很多方面,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做法是一样的。所以在司马迁的描述下,他写到很多秦始皇修长城的事,表面写秦始皇,实际上在写汉武帝。现在历史学界也都在给秦始皇翻案,秦始皇实际上不像司马迁笔下描写得那样坏。

1
张文平

请您介绍一下辽代的长城,以及金朝以后的长城。

请您介绍一下辽代的长城,以及金朝以后的长城。

原来认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条万里长城是秦始皇长城,但是通过考古调查工作,我们认为实际上历史上第一条真正的万里长城是汉武帝长城。我们不是从历史来看考古,而是从考古去看历史。汉代建国很长,而且他为了防御匈奴,在整个阴山山脉连着修了,我们现在看到有4条长城线路,形成一个长城防御体系。汉朝代的长城是规模很大的长城。

到了金代,一般不叫长城,把它叫做境界壕。界壕实际也是长城的一种形态,金代就是防御蒙古逐步修筑的,境界壕规模也很庞大。到了明代,明代修的防御蒙古的明长城,规模也很庞大。所以我们初步总结,中国历史上大规模修筑长城的主要是汉代、金代、明代三个朝代。从汉代、金代、明代的长城分布情况来看,汉长城主要沿着阴山山脉。境界壕主要分布在东北的广阔的草原之上。明长城主要分布在阴山山脉以南的黄土丘陵区内。从长城这种防御形态来讲,现在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长城是是一种保守的象征。长城有没有这种特征呢?从明代的长城来讲的确有这种特征。它修得靠南,而且长城防线是由北向南修,长城的退守一步一步往南退。但是明长城是中国历史上三个大规模修筑长城时代的其中之一。我们从汉长城来讲,汉长城修在阴山北面一些,然后又往北推进修筑在阳山一些,再往北推进修在了北方的草原之上。汉长城它是不断向北拓展,所以汉长城肯定不是一种保守的长征,而是一种积极进攻的长城。它修到阴山山脉以北以后,阴山山脉以北的草原上,已不太适合农耕,但是汉长城还要修在那里,把匈奴的势力一直赶到大漠以北,最后匈奴实在在大漠以北都待不住了,公元前90余年,匈奴残余向西跑了。

1
张文平

那请您再详细介绍一下军阵的情况。

那请您再详细介绍一下军阵的情况。

汉朝、金朝、明朝三个时代以修筑长城为主,但是有很多朝代,它没有修筑长城这种防御体系。虽然,我们在草原上也看到北魏有长城分布,但是北魏的长城线路是很短的,而且它的线路沿线也没有建立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它在广阔的北方草原地带建立了众多军阵。军阵就形成了一个一个军事据点,以这种军事据点作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主要方式。唐朝的情况也一样,唐朝在河套地带,就是在阴山山脉东西一线修筑的,以此作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主要方式。修筑军阵和长城有什么差别?修筑长城是一种全面的防御,它把长城从东向西修筑起来,在长城沿线还有重兵,北方民族南下的时候,碰到的全是绵延的防御体,是很难突破的。

长城的防御功能肯定要比军阵的防御功能强,但是长城有个缺点,就是修筑长城防御对国家的财力、物力消耗特别大,修筑长城本身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长城防御要重兵防守,也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如果国家本身弱,就很难支撑起绵延的防线。

像唐代、北魏修筑军阵这种方式,相对来说国家的人力、物力消耗不是太大。所以现在有一种观念,说唐朝没有修筑长城来防御北方游牧民族,是不是唐朝的国力不强。但是我们现在历史学界说的都是汉唐盛世,唐朝和汉朝是齐名的,唐朝实际上国力也很强,但是唐朝在国力这么强的情况下,为什么不修长城防御呢?通过我们做长城调查工作,有这样一个认识,唐朝不修长城不是唐朝弱,而是他的对手太弱了,汉朝修筑长城因为对手匈奴的势力很强,不修长城根本防不住。

1
张文平

请您介绍一下羁縻。

请您介绍一下羁縻。

羁縻策略,就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往往会大量南下,在这个过程中,北方游牧民族的势力相对较弱的时候,他往往会投靠中原王朝,投靠了中原王朝以后,中原王朝把他安排在北方地区长城沿线,然后给他们各种官职,在这种情况下,双方保持一种友好的关系。

北方游牧民族相当于形成一条类似于长城的防线,为中原王朝来守卫边疆。像东汉、西汉的时候,为了防御匈奴修筑长城防线很严密,到了东汉的时候,东汉王朝就利用南下的游牧民族,为他们守边。汉朝为了管辖这些游牧民族,在北方地区派驻了一些机构,来管辖北方游牧民族。那么长城以内是中原内地,长城以外建立了很多旗,分割成一个一个的旗,叫盟旗制度,实际上就是蒙古部落组成的盟旗,为清朝政府组成了一条北江防线。

1
张文平

通过对长城的调研,对保护长城有什么样的促进作用?

通过对长城的调研,对保护长城有什么样的促进作用?

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长城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虽然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但是我们对“世界文化遗产”家底不清,“世界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哪些内容?我们一直不了解。国家文物局通过长城调查这个项目,明确了解了中国长城主要包括哪些时代,具体分布状态是什么样等问题之后,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对这个庞大的“世界文化遗产”做出有效的保护。

从国家层面来说,长城保护现在需要做的工作也很多。大众印象里的长城,往往是北京的居庸关、八达岭等,修筑得都很雄伟。但是在内蒙古地区,像汉代的长城、金代的界壕,在地表上就是拿土夯的,拿石块垒砌的,相对来说保护状态还不错。对这种土拢的长城,我们当然不可能再对它进行维修了,把它修成原来那个土墙的样子也没什么意义,但是我们要把这种土拢的遗迹,尽我们最大的力量保留下来,也让我们知道,它是中国古老的长城。

对土长城的分布了解深入,首先是对中国的历代疆域研究很关键。其次,虽然它是一条土拢,但是也还是中国长城的主要组成部分,当然对它的保护难度比较大,但是现在只要我们不去人为破坏它,该文化遗产还是很有价值的。实际上原来发生过很多长城破坏事件,不是说有人故意去破坏它,而是很多情况下看到地表那个土拢,很多人并不知道这是长城。现在我们通过长城资源调查,知道它的分布以后,地方各级政府,还有文化主管部门,都在长城沿线树立了保护标志。标志树立以后,大家就知道这个是长城,无意识的破坏行为就大大减少了。

张文平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