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管护多用心,种田少操心”——安徽合肥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见闻
2018-12-26 17:01:46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合肥12月26日电 题:“管护多用心,种田少操心”——安徽合肥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见闻

  新华社记者 陈先发、姜刚

  已是寒冬,在安徽省合肥市的一些农村,水利专业合作社成员仍在清理沟渠淤泥杂草,水利工程养护公司人员给涵闸除锈保养……

  “你看,这个沟渠里的淤泥和杂草都被清理了,涵闸也有专人管护,我再不担心排水难了。”庐江县万亩圩口金同联圩内一家农业公司生产经理吕振声指着田边的沟渠说,公司流转的1000亩地就要集中收割水稻了,亩产量预计1300多斤,今年是个丰收年!

  变化来自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合肥市是全国重点防洪城市之一,拥有众多大中小型水库、塘坝和泵站。但由于这些水利设施长期以来存在产权不清、管护责任不明等问题,大量小型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效益明显衰退,安全问题频发。合肥市水务局副局长陈富中说,坚持问题导向,推进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要改变“上面管不到、集体管不好、个人管不了”的局面,明晰权属、厘清责任成为改革的首要任务。2014年以来,合肥市对辖域内小型水利工程进行调查摸底和登记造册工作。按照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方式,对小型水利工程以国家、集体、个人等多种所有制形式逐一明确产权。按照受益主体落实水利工程管理使用权,并发放使用权证,签订管护责任书。

  在庐江县白山镇,金沈村党委书记王春林出具了今年5月领到的关于“金大圩沟”的《安徽省小型水利工程使用权证》,里面详细列出了工程所在行政区域、工程具体位置、使用权人、所有权人、主要功能及受益范围等信息。

  “以前没有明确权属,这些工程处于‘有人用、无人管、无钱管’的被动局面。”王春林说,现在权属明确了,村里管起来的“底气”足了,镇政府还与一家水利专业合作社签订了管护责任书,工程管护责任也清晰了,村民种田省心了。

  坚持因地制宜,合肥市涌现出专业化管养分离模式等一批水利工程管护模式。肥西县选择32个单片面积在5000亩以上的各类小型水利建设项目区作为管护创新试点,以基层水管单位作为责任主体,实行管养分离,成立项目区工程养护队,定期对管护范围内的小型水利工程进行专业管护。

  记者走访肥西县花岗镇汪堰项目区、肥西县柿树岗乡中洋项目区等地发现,管护单位均是肥西县惠民水利工程养护有限公司。2014年,肥西县水务部门以分流人员和从在职人员中择优选聘年富力强、有一定水利工程管护经验共100余人组建这家公司,承担6个项目区的管护职责。

  “截至目前,我们承接管护的小型水利工程项目超过5000处。”公司经理程德保说,渠道、桥涵等均有管护目标,如塘坝要求埂平坡整、无淤积,灌溉设施完好、效益明显。

  政府购买建后管护服务模式、村集体与用水合作组织共同管理模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包管理模式……各地探索的管护模式受到农民欢迎。

  在庐江县柯坦镇陈埠村的一处支渠旁,村民付斌说,过去这里被淤泥、杂草堵住,遇到插秧季节或干旱用水时,争水、抢水、吵架时有发生。两年前由水利专业合作社人员管护后,用水方便多了,“管护多用心,种田少操心!”

  为加强管护,合肥市通过财政预算、土地出让收益计提和社会资金投入等方式,多渠道筹集小型水利工程管护经费,自2015年起每年安排市级专项维修养护补助资金2300万元。各县(市)财政也相应落实县级财政管护资金预算安排。

  截至目前,合肥市共发展小型水利工程管护组织1309个,管理人员6696人,管理面积343万亩,年筹集管护经费逾8000万元,发放“两证一书”(工程所有权证、使用权证和管护责任书)14.39万份。

  记者了解,与改革前相比,合肥市小型水利工程管护水平显著提高,做到了沟畅渠通、排灌自如、涵闸开启灵活、泵站运行安全,设施设备完好率达90%以上;管护项目工程安全得到保障、效益得到提升。

  陈富中说,下一步该市将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提供持久保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1
【纠错】 责任编辑: 程瑶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颐和园十七孔桥现“金光穿洞”美景
颐和园十七孔桥现“金光穿洞”美景
牡丹江“雪堡”开园迎客
牡丹江“雪堡”开园迎客
第二十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园迎客
第二十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园迎客
赶制宫灯迎新年
赶制宫灯迎新年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10691123908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