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
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记者周玮)“传统文化就是传统社会的文化,是能够看得见、摸得到的那部分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传统文化是文化形态,国学是学问形态。中国传统文化是学问的研究对象,不能把学问对象和学问本身混为一谈。”
在中国美术馆近日举办的一期“大师讲大美”系列学术讲座中,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刘梦溪与听者分享了对“国学、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的思考。
国学的当代价值何在?刘梦溪认为,中华文化能够贡献给世界的,是人之为人的、群之为群的、家之为家的、国之为国的一整套精神价值论理。与人相处,则靠的是“和同”,即“君子和而不同”,即使不同,也可以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和而不同”,是中国文化的大智慧,也给出了人类麻烦的解决之道。
“大师讲大美”系列学术讲座不定期举办,前几期分别是仲呈祥讲文艺的人民性,杨振宁讲美在科学与艺术中的异同,叶朗从四个层面谈中华美学精神,余秋雨讲中华文化之美。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
热帖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