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
新华社兰州11月12日电(记者王博、刘能静)记者从甘肃省博物馆了解到,智能识别等科技手段正在让博物馆中静默无声的展陈文物“活”起来。现在观众不仅能在场馆浏览,还能借助手机等移动设备了解文物详情。
国家一级文物“铜奔马”是甘肃省博物馆8万多件(组)馆藏文物中的“明星”。如今只要用手机识别陈列在展柜中的实物,“铜奔马”的出土经过、造型特征、铸造工艺等信息便会“跃然屏上”。
甘肃省博物馆副馆长班睿说,该馆是首批国家智慧博物馆建设试点单位。除了拍照识别外,该馆还实现了3D模型线上查看、全馆陈列导览建设等。
据介绍,AR互动技术也即将引入展览。观众用手机摄像头识别文物时,文物可以进一步呈现“活态”,如仰韶文化彩陶盆上的鱼纹可以“游动”,带给人们更好的观展体验。
参与甘肃省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腾讯“博物官”负责人郑艳梅介绍,他们已与故宫博物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文博机构开展合作,为其提供全新的智能导览服务,推动科技与文化融合。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
热帖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