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通讯:走近在中国的“洋校长”
2018-09-10 19:00:34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  通讯:走近在中国的“洋校长”

  新华社记者眭黎曦 陈席元

  在中国有这样一批“洋校长”,他们因为各种机缘来到中国,又因为中国的魅力选择留在这片热土,投身教育事业。

  澳大利亚人古德曼1976年来华留学,在南京、北京、四川、青海等地开展社会学研究,见证了中国40年的改革开放。虽然年逾古稀,但他仍然担任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学术副校长,诠释着什么是“老当益壮”。

  古德曼坚持骑单车上下班。在他眼里,发达的交通网络是改革开放40年里中国社会最显著的变化之一。“共享单车,还有高铁、地铁,以及服务小型社区的迷你巴士,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按照岁数)我该退休了。但我还有梦想,我还要为建设现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出力。”

  位于江苏苏州的西交利物浦大学拥有1.3万名在校生,以及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职员工。2017年,古德曼从学校中国研究系主任转任副校长。

  “我们要做的,不是直接引入西方现成的知识,告诉中国应该怎么做,”古德曼说,“在中国从事中外合作教育,应当帮助中国找到适合本国的解决方案。”

  美国人丹尼斯·西蒙现在是昆山杜克大学常务副校长,他早在1981年就曾到访中国。

  “我在读本科的时候就对中国产生了兴趣。初步接触之后,中国的历史、文学艺术和传统哲学深深吸引了我。”他说。

  西蒙坦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速度举世瞩目。这些变化让他对中国更加着迷,也最终促使他决定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中国。

  “我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西蒙说,“只要我还干得动,能为中国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个‘洋校长’我会一直当下去。”

  韩国人李载福因一次旅游与苏州结缘。回到韩国后两年,李载福终于争取到在苏州韩国学校担任校长的机会。

  “苏州悠久的历史、整洁的市容、友好的市民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李载福说。

  苏州韩国学校是一所面向韩国侨民子女的国际学校,课程设置与韩国本土公立学校基本一致,但在李载福的教育理念中,这所学校应当具有更宽广的视野。

  “能理解不同的人方为智者”,这是苏州韩国学校的校训。李载福认为,在全球化时代,跨文化背景是这所学校的学生相对于韩国本土学生的独特优势。

  “虽然我们是一所韩国学校,但我认为,在中国,就要学习中国文化,理解中国习俗。”李载福告诉记者,他希望能够与周边的本土学校建立联系,帮助韩国师生更深刻地理解中国。

+1
【纠错】 责任编辑: 卓越
相关新闻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海岛教师夫妻:甘守孤岛二十载
海岛教师夫妻:甘守孤岛二十载
以色列建高墙防黎巴嫩真主党
以色列建高墙防黎巴嫩真主党
河北石家庄:教师集体婚礼
河北石家庄:教师集体婚礼
美网:焦科维奇夺得男单冠军
美网:焦科维奇夺得男单冠军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10671123408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