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
新华社昆明6月8日电(记者岳冉冉)中英科学家通过研究全球149个植物化石点的大数据并结合古气候模型,揭开了3000万年前欧亚大陆地区气候的秘密。该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冈瓦纳研究》上。
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星耀武介绍,距今3000万年的渐新世是地球从“温室”气候向“冰室”气候快速转变、南极冰盖开始形成的时期。科学家通过整合渐新世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地区149个植物化石点的大数据及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古气候模型,对比分析出了该地3000万年前的古气候。
研究结果表明:3000万年前的欧亚大陆年平均气温为5.4—25.5摄氏度;年降雨量为338—2453毫米;大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和现代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相似,即: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欧洲的气候比中亚和东亚更暖湿,中亚最为干冷,西伯利亚地区冬季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上;当时的植被大部分是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
此外,研究者还发现:地质构造运动是影响欧亚大陆渐新世以来气候演变的重要驱动因子。
“将化石数据与气候模型结合,可为预测和研究未来气候变化提供参考。”星耀武说,“如果全球气候持续变暖,未来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冬季温度可能会比目前的模型预测更高。”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
热帖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