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记者余俊杰)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25日在京宣布,将探索启用AI人工智能技术和无人机技术开展长城保护和修复工作。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表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长城的保护利用取得明显成效;但由于体量巨大、自然侵蚀、人为干扰等原因,长城保护现状仍然十分严峻,修复任务仍然十分繁重。
据介绍,万里长城大多位于险峰断崖之上,且周边草木茂密,修缮人员到达施工现场步履维艰,利用传统手段进行勘察、修缮和维护困难重重。
据了解,此次长城修复工作,采用的是英特尔公司的无人机和人工智能技术。首先利用无人机对城墙进行航拍,获取高分辨率图像,帮助文保人员清晰、全面了解长城现状;然后通过3D建模技术,判断出需要被修缮的墙面裂痕和砖瓦缺失;最后使用人工智能算法对多维度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及虚拟重建,为修缮、维护提供具体指导,并为今后的工作生成预测性数据。
“此次引入AI等最新技术,为长城保护这一世人瞩目的课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模式,使我们看到科技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巨大潜力。”励小捷说。
据悉,2016年9月,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启动了“保护长城 加我一个”项目,这是该基金会第一次以公募方式开展社会参与保护长城的行动。励小捷表示,基金会未来将持续推动文物保护与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的融合,鼓励企业、民众和社会组织的广泛参与,促进文保行业发展。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
热帖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