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台北4月14日电(记者 贾钊、陈键兴)说起台北的传统市场,不少人的第一印象是隐身于巷弄里的老人们在晨昏之际逛的菜市场。林先生来台北工作一年多,对住地周边的传统市场几乎没有了解,因为他下班后买菜只去超市。
这个周末,“2018台北传统市场节”给了和林先生一样的上班族近距离接触传统市场的一个机会。
14日一早,还没到预告的开幕时间,不少“吃货”已冒雨涌入活动现场,看中的多是今年主打的传统美食和人气甜点。
为应对客流,很多摊位都是一家老小齐上阵,亲戚朋友来帮忙。尤其是需要现场加工制作的特色小吃,人们得排上一会儿队才能吃上,比如来自士林市场的名小吃“大饼包小饼”。
活动的热闹场面,恰恰反映了当下现代都市里传统市场愈加落寞的景况。随着超市大卖场网点日益增多,特别是商品更全,方便忙碌的上班族“扫货”,而且减价促销活动贯穿全年,台北的传统市场渐失竞争力,有的甚至一度难以为继。
住在信义区的王先生73岁了,两三天就要去一次家附近的吴兴市场,因为从他小时候市场就一直在那里。他说,逛市场的确实大都是上年纪的人,因为早已成为了习惯。
65岁的陈先生认为,传统市场和超市给人的感觉很不一样。“超市虽然干净明亮,却没有热络感,少了传统市场的人情味。”他觉得传统市场是用来逛的,摊商和客人见面免不了总要拉上几句家常,彼此更像是相熟已久的挚友邻里。
不过,近一段时间以来,老市场开始努力寻求“重生”,希望在保有传统特色的同时也能契合当下主流人群生活方式的转变。据了解,台北市政府积极藉由改建工程振兴传统市场,更新空间环境,改善卫生条件,推动食品领域节能减排,减少过度包装和运输污染等。慢慢地,越来越多的台北人重新“看见”传统市场。
正在读研究生的小朱和父母一起来逛“传统市场节”。他觉得年轻人较少接触传统市场,通过“传统市场节”的体验,可以让大家走进身边的传统市场,进而更深入了解自己生活的社区,也能够接触长辈们的生活圈,拉近世代关系。
为吸引更多年轻人,台北很多传统市场开始“蜕变”。连玉云把自己的“绮丽工作室”开在了水源市场二楼,看中的是临近台大的区位优势。学生们从网上购买衣服后,常拿到她店里修改。她制作的帆布包系列文创产品也很受年轻人欢迎。
同在这个市场二楼的索菲烤布蕾甜品店由“90后”运营,店面和产品充满设计感,目前以网购为主。店员简小姐说,很多客人定了甜品上门来取,说他们其实是第一次到市场来。
规模较小的华山市场则吸引了不少观光客,很多店铺走向了精细化。“传统市场节”上,来自这个市场的松鼠BonBon准备的欧式甜品很快便告售罄。
华山市场自治会会长周进民表示,面对超市的竞争,华山市场放弃了蔬菜生意,集中精力发展小而美的特色美食,主打精致、新鲜,人气得到重新提振。
22岁的严小姐和朋友对现场品尝的烤布蕾赞不绝口。她认为,只要东西足够好,无论开在哪里都能够“诱人”。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