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老井村换新貌,多亏这个头带得好
2017-11-29 10:17:05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捐资支书刘庭杰奋斗近30载,彻底把“穷山坳”变成了“富裕村”

  一个白手起家的农村穷小伙,致富不忘乡邻,近三十年来带着村民解决了出行、吃水、用电等难题,发展起来集体经济,还捐资一个多亿为村里建社区,彻底把“穷山坳”变成了“富裕村”。河南省登封市老井村党支部书记刘庭杰书写了一名基层共产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过上红火日子的奋斗历程。

  致富不忘乡亲

  老井村位于登封市嵩山东南的一片山坳里,与电影《老井》里一样,这里曾严重缺水。村里有一口据传是清朝前期所建的老井,因此名为“老井村”。“老井吃水贵如油,好小伙娶不上赖媳妇”,这句在村里流传多年的顺口溜道出了老井人的无奈。

  刘庭杰出生于1963年,在家中排行老五,不到10岁就开始帮着家里担水,记忆里充满饥饿。初中毕业后,16岁的他开始独自谋生活,当过矿工、卖过油条、贩过化肥。摸对生意门路后,刘庭杰把登封的煤贩到外地,再从外地拉货回登封,轻松两头赚钱,入列“万元户”。

  20多岁的刘庭杰靠着精明发家致富,赢得村民看好,担任了村民小组组长。当时每逢天干地旱,老井村吃水成难题,恰逢镇里建设“万人吃水工程”,村里因为资金短缺致使工程卡壳,刘庭杰带头捐款500元,这在当时比国家公职人员的年工资还要高。

  好小伙刘庭杰的表现获得群众认可,1988年当选老井村村委会主任,两年后又当选老井村党支部书记。自此,出行难、用水难、用电难、咋致富等问题,一股脑地都落在了他的肩上。

  “要致富,先修路!”当时老井村都是土路、山路,村民种地、外出都是肩挑背扛,想做点小生意都很难。刘庭杰便发动村民放炮开山,堆石填土,修起了村里第一条沙石路,把老井村和山外的世界连在了一起。但老井村水土流失严重,修好的路一场雨就冲坏了。刘庭杰又多次带领村民对道路进行整修,最终在2008年建成了环绕全村、并与县道对接的水泥路。

  在村口,绿树掩映之下的凉亭里,一块修路纪念碑上刻着:“造福民众建设新农村,开山劈石铺就康庄道。”碑文记述了老井村修路的艰辛以及带来的便利。“自从水泥路修好后,村里很多人买了摩托车,有些还买了轿车,不论到村办企业上班,还是去附近煤矿打工,都便利多了。”村民吴运良说。

  之前老井村部分通了自来水,初步解决了日常生活用水问题,但是山地灌溉依然难。1993年,刘庭杰多方筹资30万元,历时180天,打了一眼253米的深水井,彻底结束了老井村缺水的历史。1998年,刘庭杰又筹资100多万元,架设和改造了村内的高低压线路,解决了老井村的生活和工业用电问题。

  路通了,水来了,电有了,村民生存的基本问题解决了,发家致富的事该提上日程了。但老井村石厚土薄,村民除了外出打工,几乎没有安家立业之本。发展村办企业,是刘庭杰上任后谋划要带老井村人走的一条道。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刘庭杰就鼓励乡亲们一起开办村办企业,可保守的村民不敢投资,刘庭杰给乡亲们拍胸脯:“我把自己的积蓄全投进来,办村办企业的钱,如果赚了,大家共同分红,如果赔了,我按银行利息给你们付钱。”就这样,老井村先后创办了水泥制板厂、钢窗厂、4个粉沙厂和一个耐火材料厂,穷山村有了像模像样的集体经济。人均收入不足500元的穷山村,如今一跃成为人均收入突破1.2万元的富裕村。

  捐资1个多亿建社区

  住在15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里,62岁的老井村村民吴艳菊喜滋滋的。冬天有暖气,做饭有燃气,屋子又亮堂……吴艳菊给记者列举新房子的好处。而在三年前,她还是在村里的老房子住着。“没掏一分钱,晚年能过上这么好的生活,多亏村里刘书记。”吴艳菊说。

  吴艳菊的幸福生活源于老井村建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这个新社区,为了让老百姓受益,刘庭杰捐了1个多亿。话还要从2012年说起,当时老井村所在的大冶镇组织村干部出去学习,刘庭杰深受感触,要让老井村人彻底过上好生活,还得建新农村社区,于是做出了捐资1个亿的决定。

  “真嘞?”听到刘庭杰要捐1个亿,大冶镇党委书记王志斌很惊讶。

  “真嘞!”刘庭杰毫不迟疑。

  “那签个承诺书吧。”王志斌怕刘庭杰反悔。

  交谈后不久,在激昂的乐曲中,刘庭杰手捧亿元捐赠承诺书,在乡亲们的见证下,交到了王志斌手中。因为这事,王志斌后来还觉得有些内疚,“老刘自愿提议捐的,还被逼着交一份承诺书,回头看有点不得劲”。

  群众赞成的事,干得就是快。新农村社区建设仅用两天时间,需要拆迁的56户村民就全部签订完协议。当年底,第一期9栋住宅楼建设完工。2015年底,两期共14栋住宅楼全部建成。老井村400户村民陆续搬迁新居,过上了幸福新生活。

  老井村村主任杨三良介绍,社区实现“七通六有两集中”,“七通”是通四级公路、自来水、电、有线电视、宽带、暖气、天然气,“六有”是有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标准化卫生室、超市、文化活动室、文化活动中心、幼儿园,“两集中”是垃圾集中收集、污水集中处理。目前,整个社区的各项配套设施正在逐一完善。此外,为了老年人生活方便,社区配建老年公寓,楼房安装了电梯。

  “不盖就不盖,一盖管几代!”刘庭杰说。

  最终,老井村的新农村社区建设投入1.23亿元,全部由刘庭杰个人无偿捐助。王志斌说,虽然刘庭杰自己的企业做得也不小,但要在几年里抽出一个多亿的资金,这对一个企业来说压力还是巨大的。刘庭杰在非常艰难的条件下,能继续为村里的老百姓建新农村社区,体现了一个村党支部书记的担当,他是白手起家的,尤其不容易。

  刘庭杰说,是党的好政策让自己先富起来,先富不能忘本,乡亲们都富起来才算好。“我靠国家资源起家,资源是国家的,国家又是老百姓的,回馈也是应该的。”

  善行义举成风化人

  如今,刘庭杰经营的公司涉及煤炭、房地产、旅游、医疗等多行业,公司资产达数十亿元。有了钱,他山里人的朴实劲更显示出来了,近则接济乡邻,远则扶危救困,多做好事善事。

  多年来,刘庭杰有一个习惯,每逢重大节日,他都要带着儿女回村里。先把车子停在村外,带着米、面、肉、油和慰问金,送给村中的贫困家庭和6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此外,村里每一名考出去的大学生,他每年都要捐助5000元生活费用。

  村民胡占敏年轻时在村里当民办教师,一直没有存下钱,两个儿子接连考上大学,让这个家庭无力承担。刘庭杰听说后立即表示支持,每人一年支持一万元,解决了胡占敏的难题。“刘支书总能想到村民的难处,总会及时出手帮忙。”胡占敏说。

  不但对乡亲们,刘庭杰在外做生意也乐善好施。2005年以来,对鄂尔多斯矿区附近奎沟村年满70岁以上老人每年发放补助50元,资助贫困大学生20余人,捐款达100余万元,并对当地村民每年无偿提供冬季取暖用煤达2000吨,约90余万元。玉树地震,刘庭杰身在北京,从电视上获悉灾情后,立即个人捐资200万。为了扶贫、救孤助残,刘庭杰出资200万元发起成立了河南嵩岳爱心基金会。

  在村“两委”班子及刘庭杰的带领下,老井村形成了村风文明的良好精神风貌。多年来,村民们几乎没有红过脸,搬进了村民新居,连楼道里的卫生都是谁家起得早便把上下几层一起打扫干净。村里还出了不少好人,村民景振锋开办石料厂赚下了钱,村里谁有困难,他总要上门看一看能否帮衬一点,村民冲他竖起大拇指。

  “老刘给大冶镇干部树立了一个榜样,看到他为村民办这么多事,全镇已有20多个村的干部列出了为老百姓办事的时间表。”王志斌说,一个榜样形成一种精神,带动一批干部奋勇争先,大大促进了全镇各项事业的发展。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60多岁的村民景国义说,今天老井村穷面貌彻底改变了,大家生活过得好,邻里不吵架,广场有舞跳,周末有戏唱,这是很多人一辈子都不敢想的,多亏刘庭杰这个村支书带头带得好,以后老井村还会更好。(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孙志平、刘怀丕)

+1
【纠错】 责任编辑: 张樵苏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小火车展看“纽约”
小火车展看“纽约”
菲律宾手工开矿人生活实录
菲律宾手工开矿人生活实录
航拍重庆奉节小寨天坑
航拍重庆奉节小寨天坑
叶色斑斓
叶色斑斓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5701122028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