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
新华社合肥10月21日电(记者 徐海涛)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强磁场中心刘青松和刘静研究员课题组近期研发出一种能克服急性髓性白血病耐药突变的新型II型激酶抑制剂,在小鼠实验中表现出高达97%的抑瘤率。美国化学会期刊《药物化学》日前发表了该成果。
急性髓性白血病对人类健康存在巨大威胁。研究表明,30%的患者是由于FLT3激酶突变引起的,目前针对该激酶为靶点的抑制剂研究和开发取得了较大进展,但耐药性的问题随之而来,因此针对二次突变的靶向治疗成为研究热点。
刘青松和刘静科研团队首先通过高通量筛选的方法,发现已知药物BTK激酶抑制剂依鲁替尼可以有效抑制FLT3-ITD突变的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但对FLT3-ITD-TKD的二次耐药突变则没有抑制作用。他们以依鲁替尼为母核结构,通过理性设计的方法突破其局限性,发现了能够克服多种耐药突变的II型激酶抑制剂CHMFL-FLT3-213。
实验结果显示,该化合物对于FLT3-ITD突变的多种细胞的增殖等活动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这些细胞的凋亡有明显效果。在小鼠模型上进行检测,这种新型抑制剂表现出了高达97%的抑瘤率,体现出良好的成药性和较强的生物活性。
据了解,目前针对这种新型抑制剂的进一步药物学评价正在进行,该研究成果已经申请国际国内专利保护。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
看好中国经济前景的五大理由
2017-10-21 11:03:28
-
企业该不该大力搞基础研究?
2017-10-21 11:04:04
-
拒绝“信息裸奔”的“隐私面单”应成行业标配
2017-10-21 10:10:55
-
有质量的新闻不该廉价 "付费阅读"对读者是好事?
2017-10-21 10:10:55
-
高校上演选修课抢课“大战” 选分数还是选兴趣?
2017-10-20 10:05:19
热帖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