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厦门:从滨海小城到国际大港的嬗变
2017-08-30 18:38:54 来源: 新华社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厦门8月30日电(记者彭培根 付敏)厦门远海码头,作业平台空无一人。巨大的机械臂吊着几吨重的集装箱缓缓落在了一辆轮近人高、无头无尾的自动导航车上,货物落稳后导航车缓缓启动,按照规定路线将集装箱运至卸货处。

  这一切自动完成,操作“指挥官”是位于中央控制室的一台计算机。

  位于厦门市海沧区的远海码头是中国第一个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配备了云计算、自动导航定位、智能识别、无人自动化设备、锂电池电驱动等新技术和装备。

  “同传统集装箱码头相比,碳排放减少20%,直接成本降低20%以上,”厦门市远海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毅鹏说。

  这个2016年3月建成的码头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货轮,也成了厦门海港发展的新亮点。航运物流已经成为厦门发展最蓬勃的产业之一,2016年,其产值突破千亿,成为厦门五条破千亿产业链之一。

  厦门港是我国四大国际航运中心之一,拥有通往北美、欧洲、东南亚及东北亚等航线143条。2016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961.4万标箱,位居全球第十五位。

  而就是这个国际大港,从前只是一个海滨小城。政策支持,综合国力提升和开放进取的文化基因,让她完成了这一完美嬗变。

  “改革开放、特区建立,厦门才进入了发展高速期。”老厦门人、厦门文史专家彭一万说。

  “厦门本岛面积仅158平方公里,三十几年前,城区就岛内一小部分,人口只有40多万,环岛路上还遍布了许多前沿哨所。”彭一万回忆道,而现在厦门常住人口已经达近400万,成为东南国际航运中心。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中欧班列、远洋货轮、洲际航线已将厦门的开放视野拓展到万里之外,这座港口城市对外开放的支点作用前所未有地放大。

  随着金砖国家伙伴关系不断深化,厦门与金砖国家的经贸也快速增长,贸易额在十二五期间年平均增长9.7%。而海关的数据显示,厦门市一季度对金砖国家进口71.8亿元,同比猛增1.1倍。

  现在的厦门港比任何时候都要繁忙,而进出的货轮体量也不断增大。“八十年代我坐船到香港去,船重能有七八千吨就非常了不起了。”彭一万回忆道,“而前段时间我从厦门港出发去日本,坐的是七万五千吨的邮轮。”

  在他看来,厦门港的发展也离不开重商务实、开放进取的闽南文化基因。厦门明末时还只是个小渔村,后来逐渐发展成军港、商港,这些年的迅速发展离不开“拼搏”的闽南精神。

  “从小城到大港,这个变化体现的是城市的现代与开放,也离不开这里的人们包容和谐、海纳百川的心态。”彭一万说。

点击进入专题

+1
【纠错】 责任编辑: 陈熹
相关新闻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韩国:中秋返乡 一票难求
    韩国:中秋返乡 一票难求
    探访香格里拉滇金丝猴国家公园
    探访香格里拉滇金丝猴国家公园
    【全运会·多棱镜】和爸爸一起领奖
    【全运会·多棱镜】和爸爸一起领奖
    武汉天河机场T3航站楼8月31日启用
    武汉天河机场T3航站楼8月31日启用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7631121572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