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27日电 题:A股拉开披露半年报大幕 市场“炒中报”现象减少
新华社记者王都鹏、刘慧
进入7月,A股拉开上市公司2017年半年报大幕,多家公司业绩预喜。在业绩之外,一个值得关注的变化是:严监管之下,往年借助中报炒作股价的现象减少,市场投资更关注公司业绩。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7日,A股拟披露半年报的上市公司约3287家,已有约2419家披露了业绩预告,约59家披露了半年报。具体来看,业绩预增约760家,业绩预减约150家,业绩扭亏约160家,业绩首亏约100家,业绩续盈、续亏分别约210家和170家,其余业绩预告变化不显著或是不确定。
从当前的披露情况看,多数企业业绩为预增或是实现增长。“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一些政策出台后逐渐出成效,部分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实现好转,股价也因此有所反应。”前海开源基金董事总经理杨德龙说。
业绩好坏传导至股价走势,从A股各板块的分化情况观察更加直观。嘉实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方晗说,当前市场中业绩不实、估值虚高的上市公司,普遍出现走势疲软态势,而这一趋势,从去年年底已经开始,目前更趋明显。去年年底,A股的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出现低位企稳上涨,但很多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的高估值公司,股价却出现下跌,这一趋势仍在持续。
仔细观察,与以往半年报披露期不同的是,由于监管层持续高压打击资本市场违法违规事件,并祭出规范上市公司“高送转”严防股价被炒作、从源头把控上市公司质量等组合拳后,当前各机构更加关注上市公司自身发展和业绩变动情况,市场环境渐趋理性。
事实上,市场出现的这些变化,验证了当前市场更趋于“业绩为王”的投资逻辑。而市场更加关注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和“真实业绩”,离不开监管层对资本市场的持续严监管,投资者因此向价值投资靠拢。
方晗认为,严打炒作概念鼓吹股价,规范高管减持以削减上市公司粉饰报表动机,这些举措使得估值虚高、成长故事依赖于不切实际的外延并购的上市公司股价回落,股价中隐含的“水分”慢慢被挤出,而业绩稳定的公司股价坚挺稳定。
-
逾2100家上市公司公布半年报预告 480家预增翻倍
随着上市公司发布中期业绩预告家数过半,上市公司业绩主流面貌逐渐浮现。截至7月23日,超过2100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17年中期业绩预告,其中1220家预增、324家预降、138家预盈、182家预亏,其余同比减亏或基本持平。2017-07-24 11:05:03
-
上市车企半年报:商用车普遍下滑 车企市场竞争力不足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同比增速比去年同期有所减缓,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52.6万辆和1335.4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6%和3.8%。2017-07-24 08:01:08

-
单霁翔如何让600岁的故宫越变越时尚
2017-07-27 08:42:25
-
洋芋还是格斗,不该是"格斗孤儿"的选择题
2017-07-27 08:45:02
-
大学校训中的“关键词”:揭秘名校背后的故事
2017-07-27 08:47:16
-
"租售同权"将获立法保障 业内:或将进一步推广
2017-07-27 08:46:48
-
调控高压下,开发商的买地节奏有哪些变化?
2017-07-27 08: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