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正式入伏,暑热难耐,不少地方开启“烧烤模式”。新华社发 曹一 作
新华社济南7月12日电 题:应对“烧烤模式”需多施清凉之策
新华社记者 萧海川
12日正式入伏,暑热难耐,不少地方开启“烧烤模式”。诸如“本市气温接连突破历史极值”“再度提升高温预警等级”的新闻不绝于耳。“原想空调wifi西瓜,却热得差不多能出锅撒把葱花”的调侃,更让人忍俊不禁。
可调侃终究是调侃,酷暑还得认真应对。铁路罐车熔接工、空调安装工、道路养护工、室外建筑工、送餐快递小哥等职业人群,无不是头顶烈日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对高温下的劳动者而言,更多落到实处的防暑降温措施才能带来真正的清凉。
一些清凉之策已在路上。中华全国总工会日前下发通知,督促用人单位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适当减少高温时段作业和减轻劳动强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也从7月3日起,开展为期一月的用人单位遵守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情况专项检查,用人单位是否遵守高温津贴规定被列入重点检查内容。此前,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等四家单位还曾制定过相关办法,对高温户外工作时间、劳动工资和津补贴等做出规定。
但清凉之策从纸面落到地面,还需再加一把劲。这背后既要有常态化的工作部署、督查检查,还要激发基层劳动者挺直腰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底气。一段时间以来,以高温津贴为代表的防暑降温措施,被一些用人单位轻视、忽视,甚至无视。有的劳动者不了解高温停工、高温津贴等待遇,即便知悉一二,也不敢向用人单位提出意见。
好规定遭遇落地难的背后,折射出部分用人单位不正确的人力资源观念。这种观念说到底,是对劳动者的不尊重,对生命的不尊重。同时说明基层人社部门、工会组织等机构尚需形成合力、积极作为,倾听普通劳动者的呼声,加大普及相关劳动权益知识的力度,矫正部分用人单位的错误观念,从而真正为普通劳动者在酷暑中撑起一片阴凉。
何当一夕金风发,为我扫却天下热。社会前进的每一步,都凝结着无数劳动者辛勤的汗水与付出。应对“烧烤模式”,还需更多清凉之策,更需将好政策落实到位,这份清凉是劳动者们应得的回报。
-
郑州:企业不发高温补贴职工可举报
记者近日从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郑州市劳动监察机构将启动高温劳动保护专项检查,用人单位不按规定发放高温补贴职工可举报。2017-07-11 12:14:12
-
北京昨日现41℃高温 今起湿度升高闷热加剧
2017-07-11 08:25:20
-
今年来最强高温天来袭 热浪将覆盖三分之一国土
明天开始,今夏“高温、高湿、高热”的“三伏天”将正式开始。不过,进入7月之后,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全国多地已经提前感受到了“伏天”的炙烤。2017-07-11 07:59:53

-
摄影征集丨向高温下的建设者致敬
2017-07-11 08:22:02
-
我们拿什么跟迪士尼、好莱坞争夺孩子的眼球?
2017-07-12 09:08:42
-
高温补贴遭"烤"问,如何保障"清凉权"?
2017-07-12 08:25:20
-
人类给自己刨过哪些大坑?
2017-07-12 09:08:42
-
沉睡中的大学生:你不失业,天理难容!
2017-07-11 08:4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