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
7月10日,我国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缓缓离开码头。当日,我国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母港起航,搭载我国自主研发的水下滑翔机、自主式无人潜水器等系列海洋探测设备开展可靠性验证。新华社记者 张旭东 摄
新华社青岛7月10日电(记者 张旭东)我国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10日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母港起航,搭载我国自主研发的水下滑翔机、自主式无人潜水器等系列海洋探测设备开展可靠性验证。
此次验证可靠性的系列海洋探测设备是在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热带西太平洋关键区域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下研制的。专项首席科学家孙松介绍,此次将在南海验证水下滑翔机12台、自主式无人潜水器1套以及拉曼光谱探测仪等海洋探测设备的稳定性,这些设备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共同研制完成。
孙松说,“在此次验证过程中,这些设备将在一个平台上协同作业,就像是多兵种作战,为科学家综合分析提供多方面的信息和数据。”
据了解,科学家将利用这些设备对南海冷泉进行综合调查。“冷泉区有特殊的化能生态系统。这里和万物生长靠太阳的生态系统不一样,生物靠化能生存,这对揭开生命的演化等奥秘具有重要意义。”孙松说。
在南海航段结束后,“科学”号将赶赴雅浦海沟,进行海洋生物和海洋生态调查,预计9月下旬返回青岛。
相关新闻
-
“向阳红10号”科考船顺利返航 多套自主研发设备获成功应用
自主勘查系统“潜龙二号”AUV在本次科考中累计开展了8个潜次作业,作业时间累计170小时,总航程456公里,最大下潜深度3320米,充分证实了“潜龙二号”在洋中脊复杂地形环境下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2017-07-09 19:01:56
-
“蛟龙”号的海上之“家”——“向阳红09”科考船23日将抵达青岛
“向阳红09”科学考察船23日将停靠青岛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码头,完成“蛟龙”号历史上时间最长、航程最远、科考任务最多的中国大洋38航次科学考察。2017-06-22 17:00:41
-
中国科学院新增一河口浅水型科考船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创新二”号科考船18日在山东蓬莱下水,这艘船为300吨级河口浅水型科学考察船,将用于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科学考察,可进行水域环境、生物、渔业资源等综合监测。2017-05-18 15:53:06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
摄影征集丨向高温下的建设者致敬
2017-07-11 08:22:02
-
我们拿什么跟迪士尼、好莱坞争夺孩子的眼球?
2017-07-12 09:08:42
-
高温补贴遭"烤"问,如何保障"清凉权"?
2017-07-12 08:25:20
-
被过度“消费”的难民危机
2017-07-12 09:24:23
-
人类给自己刨过什么大坑?
2017-07-12 09:08:42
热帖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