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7月6日电(记者邹大鹏、王建)在全面抗战爆发80周年前夕,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美日俄四国保存的七三一档案调查研究及综合利用”课题组,6日向新华社记者独家披露了最新发现的24份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总务部兵要地志班的调查报告。
课题组专家表示,此类资料是首次公开的新资料和新证据,对于进一步认知“七三一部队”的活动范围、调查内容和对苏作战等历史事实有着重要价值,对于全方位地揭露侵华日军细菌战体系和其战争罪行有着重要作用。
课题组主要负责人、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七三一问题国际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杨彦君说,这24份调查报告是从日本民间和防卫省图书馆收集而来,档案封面标识有档案形成的时间,以及“石井部队”“石井部队兵要地志班”字样。
石井四郎是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创办者,首任部队长。“七三一部队”曾以石井部队的名义进行细菌研究。
报告主要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部分是七三一部队在伪满洲国境内的调查报告。这部分报告以扩大细菌研究基地、考察细菌培养基、细菌传染媒介和细菌攻击方法为主要内容,并对伪满洲国境内的湿地、地质、山川和水源地开展了全面系统调查,拍摄了照片并绘制了图纸,其目的是进行细菌战准备,以及为日本本土武装移民我国东北提供参考。
另一部分是“七三一部队”以苏联为对象进行的防疫、地质、山川、水源、交通等情报的搜集,甚至对苏联的《第三个五年计划》和《军事机密保护法》都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其目的是为准备对苏战争的细菌战和部队卫生防疫服务。
据杨彦君介绍,这批档案主要形成于1937年3月至1939年11月,此时正值日苏之间诺门罕战争前后,日本对外侵略正处在“南进”和“北进”的争论之中。这些报告的作者有“七三一部队”篠田统技师、田中英雄技师、村上隆少佐、藤井英太郎少佐、山形凤二大尉等人,他们都是“七三一部队”的主要成员。
杨彦君告诉记者,此前关于“七三一部队”总务部兵要地志班的公开资料几乎没有,这24份调查报告是首次公开的新资料和新证据。这批调查报告对于“七三一部队”活动的范围、调查的领域、发挥的作用,有了新的评估,丰富了关于“七三一部队”问题的研究,弥补了过去对兵要地志班资料的不足和认知上的缺失,对于全方位揭露日本细菌战体系和“七三一部队”战争罪行有着重要作用。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日军从事细菌战研究和人体实验等相关研究的秘密军事医疗部队的代称,总部基地建在哈尔滨市平房区,其旧址是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细菌战遗址群。
-
一家四代为两位素不相识的抗日战士守墓76年
浙江诸暨璜山镇村民骆光裕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自己被评为了“浙江好人”。2016年5月,骆光裕的女儿骆栗君在微信上发布了一条消息:激情岁月洒热血,抗日英魂盼归乡。目前,骆光裕一家人还在等盼着湖南方面的消息,希望可以找到两位战士的亲人。2017-01-11 08:03:43
-
抗战纪念地寻访报道之二:这里,走出数十位共和国将军——平西抗日根据地旧址马栏村探访记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在这里奋起反击、血染山林。70余载过去了,记者走进平西抗日根据地旧址斋堂镇马栏村,在交谈聆听中,感受到一种无处不在的精神传承。2017-07-03 10:14:42
-
一年一清明 一岁一追思——菲律宾华侨华人祭奠华侨抗日先烈
清明时节,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北部的华侨义山公墓,李康希和吕水涯两位老人表情凝重,难掩哀思,他们站在“菲律宾华侨抗日烈士纪念碑”前,深深地鞠了一躬。2017-04-04 18:03:01

-
被《王者荣耀》撕裂的中国互联网
2017-07-06 13:17:52
-
钱也许正从“毛了”转向值钱了
2017-07-06 13:17:52
-
你会参与吗?商业养老险获政策支持
2017-07-06 11:26:56
-
公立医院"国家队"全部取消药品加成
2017-07-06 11:26:56
-
调查发现:高价酸奶与平价酸奶营养价值相差无几
2017-07-06 11:2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