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5日电(记者董瑞丰、杨丁淼)国家大科学装置——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东方超环(EAST)近日实现了稳定的101.2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等离子体运行,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这一重要突破标志着,我国磁约束聚变研究在稳态运行的物理和工程方面将继续引领国际前沿。
记者5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东方超环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运行持续时间达到百秒量级的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对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堆(ITER)计划具有重大科学意义。由于核聚变的反应原理与太阳类似,因此,东方超环也被称做“人造太阳”。
作为当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ITER计划是人类探寻未来高效清洁能源的重要途径。ITER计划将建造、运行一个可持续燃烧的托卡马克型聚变实验堆,以验证聚变反应堆的工程技术可行性。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EAST团队介绍,实现稳态长脉冲高约束等离子体运行是未来聚变堆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EAST具有类似ITER的先进技术,未来五年内将是国际上唯一有能力开展超过百秒时间尺度的长脉冲高约束聚变等离子体物理和工程技术研究的实验平台。
基于过去十多年的研究积累,EAST团队通力合作集体攻关,集中解决长时间尺度下的等离子体位形精确控制、高功率射频波加热与电流驱动、高约束性能等离子体稳定性、等离子体与壁相互作用、粒子与热排出、关键分布参数的实时诊断等一系列与稳态运行密切相关的关键技术和物理问题,同时对多尺度物理过程的集成和芯部约束与边界、偏滤器的有效兼容等前沿问题开展了深入的科学研究。
据了解,这次实验的突破进一步提升了EAST在国际磁约束聚变实验研究中的地位,其科研成果将为未来ITER长脉冲高约束运行提供重要的科学和实验支持,也为我国下一代聚变装置——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的预研、建设、运行和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
-
给地球深部“做CT”(厉害了,中国科技)
人类对地壳结构了解不够,进而难以深入研究地震孕育发生规律,突破地震预测的科学难题,”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副所长张晓东说。” 我国在内陆采用气枪震源在水中激发地震波的方法获取地球内部结构信息和连续、高精度介质变化图像。2017-06-30 07:42:07
-
砥砺奋进,继续前行--全国科技工作者用行动回馈科研的黄金时代
从“科技三会”吹响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到全国首个科技工作者日在新起点上勇攀科技高峰;从我国首颗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成功升空入轨,到“墨子号”量子卫星在国际上率先成功实现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2017-06-26 19:43:38

-
你选哪里?一线严控人口二线疯抢人才
2017-07-05 11:00:55
-
多城市将展开5G试点 运营商启车联网物联网应用测试
2017-07-05 11:00:55
-
这个政策刚开始实施,能省一大笔流量!
2017-07-05 11:00:55
-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手游行业该行动了
2017-07-05 11:00:55
-
创意无限:韩国男子在咖啡上临摹经典名画
2017-07-05 11:00:55